到了五月十三日,五月十四日这两天,汶川大地震的事情已经在全校引起了轰动,大家都自发的进行爱心捐助,为灾区人民做些贡献。于是,到了五月十五日上午,学校国旗台下就建成了一个大平台,上面放着用红纸包着的两个大箱子,用毛笔书写着“募捐箱”三个大字,显得庄严、肃穆。
全校师生手捧自己的爱心捐款,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聚集在这里。校长首先讲话,讲这次地震带来的巨大灾害。还未讲完,他已经泪流满面,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台下立刻响应,同样也已经泪流满面的大家,有秩序地捧着自己的一片爱心,走到募捐箱前,将爱心投了进去。有投五元的,有投十元的,还有二十元的……当大家全部募捐完毕后,校长从自己皮包里掏出三百元,放进了募捐箱里——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完毕,募捐活动结束了。校长把募捐箱里的钱拿出来,用红纸包好,交给鹏举,让他放学后去银行汇款——鹏举有位亲戚在银行工作。
中午,鹏举来到工商银行汇款。汇款的人排成了长龙!看来,各界人士都想奉献些爱心呀!看到中国人民这样心连心的场面,鹏举的心,热了……
鹏举的亲戚招呼鹏举到一位叔叔那汇款。当那位叔叔清点完毕后,银行大堂经理走了过来,又把钱数了一遍,并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数。他说,这是以防万一,别弄错了,这可是全校师生的一片火热的爱心啊。
那位叔叔接了个电话,刚一回来,就叫了起来。鹏举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叔叔说,他刚刚起身接电话时,不小心把存在电脑上的那些钱数给清除掉了,而他又忘记了是多少钱!而且钱也和箱子里其他的钱混在一起了,这可怎么办呢?这回,鹏举也叫了起来——校长把钱交给他时,他并没有清点啊!这可怎么办?!
两个人焦急坏了。这时,大堂经理过来了,他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也表示出一点慌张,但还是露出一丝微笑。他说道:“我刚刚为了以防万一,就把原来的钱数给去掉了小数点,又把得出的新数减去了原来那个数,”说着,他拿出刚刚那个小本子,看了看,“得出的差是1.8万元。”
说完,他就要去找位数学老师,看看能不能算出原来的钱数是多少。鹏举拉住大堂经理,说他愿意试一试。大堂经理虽然有些不相信,但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还没过1分钟,鹏举就说出了答案:“原来的钱数是0.2万元。”
大堂经理照着0.2万元反了一遍,正好是1.8万元这个数!他喜出望外,先让那位叔叔把这个数记好,接着询问鹏举算出得数的方法。
鹏举说:“我们学校捐的钱数没有‘分’,也没有‘角’,只有捐‘元’的。所以,如果用‘千元’为单位,它就是一位;把它去掉小数点,就是扩大了10倍,也就是增加了9倍。再把1.8万元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就是18000元,用它除去增加的9倍,得到了2000元,就是原来的钱数。”
这一习话,把大堂经理和叔叔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都说,连数学老师解都得用些时间的题,竟能被他一分钟解开,并且思路清晰,不是瞎想。都把鹏举夸得不好意思了呢。
有了鹏举的帮助,银行开始把全校师生的那些心意向中国红十字会汇去。全校师生希望,那些钱能够早日到达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