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批改完小宝的作业后,想着要干点什么。突然看见茶几上塑料袋里的芝麻,那些芝麻有些脏,里面有一些小树叶似的东西,不好挑就扔在一边了。反正也是闲着,不如来挑一挑吧。
叫来小宝,开始挑起来。真是太难了,小小的芝麻怎么也挑不好,不是把芝麻挑进纸蒌,就是挑不出小小的小树叶。怎么办呢?找出九阳豆浆机里配的小筛子,把芝麻倒在上面,筛了筛,有一些效果,但筛子太细了,没办法把小小的小树叶筛出来。还是另想办法吧。“用水泡一下怎么样?”小宝建议道。“可以试一试”我鼓励小宝。把一部分芝麻倒进盆子里,放进水。咦?芝麻怎么不沉下去,反而浮在水面上,小小的小树叶片也浮在水面上。看来,这种办法还是不行呀。
将芝麻倒进塑料盒子里,本想就这吧,但还是不死心,继续摇晃着,突然间发现,有一些小树叶片随着摇晃,紧紧地贴在盒子的四周。是摩擦的作用吗?赶紧呼喊小宝“小宝,快看芝麻。”“怎么了?”小宝还没反应过来。“快看,这些芝麻是不是在动?”我拿手摩擦着盒子的两边,叫小宝看着。“动了,动了,真是奇了!”小宝喊着。“妈妈,我也来试试。”“好啊!象这样来回摩擦就行。”我拿着小宝的手来回擦着塑料盒子。“知道为什么吗?”看着小宝惊奇的神情,我问着小宝。小宝摇了摇头。“这是摩擦的作用,摩擦生电,记得以前咱们做过的试验吗?就是用塑料直尺摩擦后吸起小纸片,这是一个道理。”“噢,直尺摩擦后就能吸起小纸片了。”小宝思考着。“对,装芝麻的盒子也是塑料的,用手来回摩擦后也产生了静电,就把芝麻给吸附起来了。”
根据这个道理,我让小宝在手上套了一个薄薄的塑料袋,轻轻地在芝麻堆里擦了一下,如同想象中一样,还真吸附起了一些小小的小树叶片。只是用这种方法还是有些慢,但我们至少找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区分混淆的芝麻和小树叶。
感悟:这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小事,但对于孩子来说,却不普通,而是充满是神奇、充满着探索。通过不同的方法,我们在探索着知识,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拥有了知识,了解了科学。对于孩子的教导,正是在于家长们的引导,一件平凡的小事折射出所隐含的科学,可能孩子还不理解,但作为我们家长,则要把小事所蕴涵的科学或哲理讲解给孩子听,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孩子的亲自参与下,科学不再是雾里看花般神秘,而是实实在在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