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方法,教育好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一个老师都在想方设法教育好孩子,也在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知识和好的教育方法。家长呢?需要学吗?家长当然要学了,也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极其负责,只害怕孩子输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家长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教育方法,一段时间对孩子的管教特别严,工作繁忙之后就不再管之;还有溺爱孩子的家长,孩子做的事情无论对与错,都认为是对的,还处处包庇孩子,纵容孩子,使孩子养成诸多不良习惯;还有的家长是不管不问型的,从不过问孩子,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即可……其实,教育好孩子,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职责。只有携起手来,才能使祖国的花朵开得更鲜艳。
1、读书学习,掌握家教规律
我们家长们可以先选择一些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与教育方面的通俗读物,包括教育方面的报刊或杂志,进行入门学习,然后选择一些程度较深一点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之类的教材进行阅读,其中尤其以多读家庭教育杂志、报刊为好。我常常读的书是《守望教育》、《班主任之友》、《读者》、《家庭教育》等,还常常读儿子喜欢读的书《动物成长也烦恼》、《好孩子》、《老天会爱笨小孩》、《狼王梦》、《斑羚飞渡》等,儿子读的每一本经典文学,我都会和他共读,和儿子一起徜徉书海,一同成长。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有部分家长到校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早就落伍了。家长还可以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教育学习,或听、看家教广播和电视讲座;可以开通博客,在博客里面与大家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尤其是在校讯通这块洁净的天地里,有许多优秀家长,如:“花言草语”、“蝴蝶妈咪”、“小鸟妈妈”、“冲锋妈咪”、“身边有你更精彩”、 “默默妈妈”等,她们教育子女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其实,通过一系列的读书与学习,家长们就逐步增加认识,从而掌握家庭教育规律。
2、参加活动,借鉴家教经验
有许多家长,总会告诉我,她的宝贝儿如何调皮,如何管不住,如何挑食,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总会偷懒,还常和家长顶撞……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家长们惊慌失措。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多参加活动,多借鉴他人的家教经验,就会茅塞顿开的。不妨参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协调教育活动,特别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还可以利用邻里、亲友、同事的互访,有意识地相互交流家教经验,讨论某些具体问题或特殊问题;更可以到各家教育网址与人交流、沟通,探索教育艺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参与有关教育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积累,探索家教规律
教育孩子,我们家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之中,这就要求家长们要点滴积累,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应注意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短期教育目标和长期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做好教育过程和效果的记录,然后定期反思,分析教育效果,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经验。我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假期里,陪着孩子开展有趣的活动,如:双休日带着儿子到乡下奶奶家探亲,并让他去地里干活儿,如挖芦笋、摘苹果等,使他了真真正正懂得“悯农”那首诗的含义;五一节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周边地区旅游,熟悉地形、地貌;暑假时,带着孩子去旅游,开拓他的视野,旅游回来后,和儿子一起做贝壳风铃等;十一的时候,和儿子共做蛋壳画,来迎接国庆节;周末时,和儿子到郊外散步的同时,捡拾树叶,做叶贴画……儿子在各种活动中,热爱生活,自信心增强了,我却在实践中积累,慢慢探索出了家教规律,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育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掌握好了教育方法,就能教育好孩子。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孩子心中的一缕阳光,无论何时何地都祝福孩子幸福健康;希望每一个家庭的教育象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沁润着孩子的人格,影响孩子一生的处世为人。
后续:此篇博文于2010年,获得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