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
敬爱的家长朋友:
上午好!
再过两个月,您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
首先,我祝贺您,在您的呵护下,您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带着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一步步成长,会说话、会走路、会唱歌、会画画、会背儿歌、会讲故事、幼儿园毕业了,该上小学了……为人父母,还有什么比自己孩子的进步更让人开心的呢?
接下来,让我猜猜大家的心事。
这一段时间,您是不是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
孩子该上小学?上哪所学校?上学前家长该做些什么/
有人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笨鸟先飞,要利用开学前,抓紧对孩子恶补小学课本;有人说,女大自巧,树大自直,应该多给孩子些自由,让他们尽情享受快乐的童年;有人说,孩子上小学了,学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家长该如何做。
我个人的观点很明确:
一、一个学校办不好,是校长的责任;一个班级管不好,是班主任的责任;一个孩子教育不好,是家长的责任。
因为,同是一个学校,同是一个老师,别人的孩子很优秀,我们家孩子不够优秀,我们能去责怪校长、责怪老师吗?
这么多年教育实践告诉我:孩子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我们经
原来,我家在朱兰住,楼下一家修摩托车的,孩子在我们学校上学。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在校外放风筝回来,正赶上他教育孩子。估计孩子放学后玩耍刚回来,被他逼着做作业。他黑着脸站在孩子旁边,孩子战战兢兢又十分不情愿磨磨蹭蹭做作业。
“这个地方怎么错了?你没脑子?”
“啪”一巴掌,爸爸打在孩子背上。
“说,为什么错了?5+8等于几?”
“十、十……”
“究竟多少?”又是一巴掌过来。
“十三!”
“是不是十三?”这次没打巴掌,改用二指禅捣脑门。
“十五!”
“笨蛋!怎么成了十五?”这次爸爸直接扇耳光过去,五个手指印,马上起来。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起来了。
我给气的。马上把他拉开。我们家长学校办了好几期了,从没有见过他去,天天都是忙修车,忙唠嗑,忙着没事搓两把麻将……
这样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吗?
还有一次,一个幼儿园的家长找我讨注意。她女儿三岁了,就是不愿意写字,读书还可以,一写字就哭。原来可不是这样的。现在不知道怎么了。
原来什么样子?
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天天盼着上幼儿园,让给他买笔,买本,买书包。没事就趴在小凳子上写写画画,背着书包说,我要上学了?
我问:“她啥时候开始写字的?谁教她?怎么教?”
一了解,明白了,一个多月前家长开始让孩子认字、写字。三岁的孩子就有了作业,每次写两张字,不认真撕掉重写;不好好握笔,家长就敲她的手;写不完不准看吃饭,不准动画片……
家长朋友啊,三岁的孩子,又不是神通,按照有关要求:孩子到小学才开始学习正确握笔,开始学习写字。你那么早就比孩子写字有什么好处?孩子从喜欢写字,到不喜欢写字,从喜欢上学,到不喜欢上学,人家家长就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培养成功了。
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责任心,遇到困难总是怪别人。反思一下,有没有这种情况:小时候,孩子走路摔倒了。您不是鼓励孩子站起来,您不是告诉孩子走路要当心,您干什么?您跺地。这讨厌的地,绊倒了我们宝宝。我打它。我跺它。人家地招谁惹谁了,孩子摔倒是自己不小心,管人家什么事情?不知不觉中,您教会了孩子,出了问题怪别人。
有的家长说,孩子脾气坏,不满足他的要求,就闹,就哭,就拼命哭。想想有没有这种情况: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看中什么东西非要,起初您不同意,也不该同意,他就闹,您一心软,就同意了。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实践出真知!孩子聪明着呢!一闹就成功,为什么不闹呢?所以,前几天《小学生手机报》说,一个9岁的孩子用刀子抵着自己的肚子,再让做作业就自杀,吓得爸爸赶紧投降。
我的第二个观点:孩子学习以学校为主,家长为辅;素质培养家长为主,学校协助。
广州有一个老师,一直在进行识字教学研究。通过他的训练,3-7岁的孩子,一年可以识字3000字。整个小学的识字要求是常用字2500个。这应该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上书教育部,希望在全国推广,但是,如泥牛入海。
有一次,广州有一个会,教育部一个副部长要参加。这位老师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位副部长,推荐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让自己的小学生当场表演。事实果然如此:三岁的孩子,一年训练可以识字3000个。
“这次您相信我的快速识字了吧!如果在全国推广,可以省掉多少教育资源!”
“我相信您的成果,但我还是不能在全国推广。三岁的孩子把小学的全部识字任务完成了,那他上小学的时候干什么?”
各位家长,您的孩子现在把一年级的功课都完成了,等到一年级老师上课的时候,您让孩子干什么?
对学生而言,什么最重要!兴趣是第一位的、习惯是第二位的、能力素质是三位的,然后才是知识和考试。
孩子有喜欢“烫剩饭”的吗?纠正一个错误和学习一个新的,哪个更容易?孩子如果不会听课,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靠课下辅导,究竟能走多远?
所以,我奉劝各位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犁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小学课本的学习,是孩子上小学后,小学老师的任务。
家长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自理习惯、文明习惯;塑造孩子的性格,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兴趣;为孩子的特长提供一切提高机会;把和孩子引导到阅读的草原,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的第三个观点:孩子上学时间还是要遵循规律。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今年五岁多,上学有些早,明年六岁多,是不是又晚?”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小是小,但是知道的可不少,上学肯定没问题!”
有的家长说:“和他年龄差不多的都上了,一个院,我也想让孩子上学。“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还要说:“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孩子该不该提前上学,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发展状况来说。不要为了面子,为了省钱,拔苗助长,害了孩子!”
孩子能否顺利入学,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智力状况。智力不是认字、背诗、算算术,而是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智力的发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错半岁,有时差距很大。
二是自理能力。小半岁的孩子,往往嘴上可以手上慢,反应可以耐力差,学习可以自理差。如果孩子因为小坐不住,养成了不良的上课习惯,如果孩子因为压力大,产生了厌学情绪,该进入良性循环的,操之过急走上了恶性循环。
一句话,孩子6-7岁入学是国家规定,这样规定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实验的,自有道理。
早一年可能扼杀一个天才,等一年可能拯救一个爱因斯坦。千万不要盲目攀比。
近阶段家长的任务是什么?
我提一点建议:
(一)点燃孩子上学的欲望。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学、渴望上学?
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具体讲,要做好以下四点:
1、你要告诉孩子:你准备要去的学校是全市最好的学校,那里曾经走出过很多人才,有的上了清华,有的上了北大,有的还留学到国外,能够到一小上学,很不容易,只有最优秀的孩子才能来一小。
2、你还可以带着孩子到学校参观,给他们念念门口荣誉牌子的字,给他们念念学校墙上的字,看看学校北教学楼的书法,带到他们看看学校文化长廊。告诉孩子:你可以做标本,可以参加文学社,可以做电视节目主持人……你给孩子讲这些的时候,要无限崇敬,要让孩子向往小学生活。
3、你还要告诉孩子:你是好孩子,那么有礼貌,那么勇敢,那么坚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爱学习,老师肯定会喜欢你的,同学们也会喜欢你的。
4、你还要告诉孩子:有志气的孩子盼望长大,长大了可以更强壮,将来可以保护妈妈,做妈妈的保护神;长大了,可以懂得更多,可以上名牌大学,做杰出的人才。
激发孩子上学欲望还有一点:一定要引导孩子喜欢新老师,盼望见到新老师。
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学校的,所以,家长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协调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这是至理名言。有一本书,杨红樱的《调皮蛋马小跳》,马小跳为什么喜欢上小学,因为喜欢他见到的第一位小学老师,老师很漂亮,笑容很甜。所以,原来根本不想上小学的马小跳,吵着闹着要上小学。怎样协调师生关系?
原则一,坚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评头论足。
原则二,要坚定不移的执行老师的决定,即使你认为有问题的,也要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形象。你可以私下里跟老师推心置腹的沟通、建议,千万不要跟老师吵架,或者诋毁老师,甚至辱骂老师。无数实例都证明这一点。
原则三,不要庸俗地理
原则四,孩子
人经常要被人误解,如何处理被误解是一辈子要学会的事情。
(二)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天天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培养孩子自理,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犯了错是教育的机会来了,要引导孩子自己反思、自己改正,抓大放小,及时引导,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求。
培养孩子自理,家长要善于应用目标引导。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计划,学习计划,读书计划。有了计划,我们要适时督察,开始和孩子一起检查,慢慢地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偶尔抽查,再往后,我们站在一边夸孩子,夸孩子的有恒心、坚强,夸孩子的懂事、自觉,分享孩子的成功和快乐,宽慰孩子失败的心,不急不躁,娓娓道来,亲切友善,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还要给孩子自理的机会。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带孩子熟悉上学路线;和孩子一起整理文具,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训练孩子记作业;告诉孩子下课要马上解手,有困难自己解决不了,求助老师;给孩子买一个钟表,根据作息计划,让钟表喊孩子起床。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利用暑假训练孩子的。
三、亲子共读,用书香滋养孩子心田。
读书的好处今天我不赘述。我直接讲给孩子读什么书。
读绘本书。比如《犟龟》、《小黑鱼》、《爱心树》、《爷爷一定有办法》、《大脚丫跳芭蕾》、《儿童情绪管理图书》……
童诗和童谣:
树下狸猫把虎教
一棵松树两丈高,
树下狸猫把虎教。
先学扑,后学跳,
穿山跳涧都学会,
老虎变性要吃猫。
狸猫一见事不好,
身子一蹿上树梢。
老虎一见傻了眼,
急忙跪下来哀告:
师傅师傅下来吧,
再教弟子上树梢。
狸猫树上摆摆头,
眼泪滚滚往下掉。
有心下来再教你,
怕只怕,
你再变性子我哪里逃!
唐僧骑马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块,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童诗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四、学习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方法,我不准备讲,我只告诉大家,我们要读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书店很多,网上不少,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学习——实践——反思——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