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灵魂起舞
——我读三毛
轻轻地合上书页,心里禁不住一声轻叹——花开花落,世事流转,不变的是那个和着灵魂起舞的女子,依然鲜活在记忆中。
三毛曾是我年少记忆中最洒脱的女子,她的撒哈拉,她的荷西,她的故事都在我的青春里停留,带给我最真实的艳羡和向往。年少时,曾做过很多大而美的梦,其中的一个便是做一个三毛一样的女子,走遍万水千山,寻找梦里的故乡。
我终究没有做成“三毛”,而是做了那么一个寻常的女子,相夫教子,辛勤工作,过寻常的日子,走着寻常的人生之路,没有波澜壮阔的情感起伏,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年少时的梦,渐渐飘散在时间的河里。
只是,秋雨淅沥的日子,雨敲窗棂,窝在温暖的室内,再次和三毛相遇时,那种种的过往又被忆起,而已年近不惑的我,又一次在三毛的故事里找寻到生命的真谛——
读书。三毛曾说过:“我看书,这使我多活几度生命。”三毛是幸运的,在她童年的大宅子里,有一个被称为图书馆的房间,房间内,全是书。大人的书,放在上层,小孩的书,都在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板边上,因此,三毛在还不能识很多字的时候,就开始看图书书,不认识的字再去问哥哥姐姐,也可以说,她先就只是看故事,然后再学习认字。
少年时期,三毛最喜欢去的商店是卖书的建国书店。她先是读一些儿童书,又迷上了武侠小说,迷上了金庸;再然后是西方名著——《唐吉可德》《呼啸山庄》等等,而要数对她影响最深的一本书还是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杂糅在这部伟大名著中的中国传统的佛道思想,对三毛世界观的塑造,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一书一世界,一人一生活,因此三毛是那个精神上最富有的人。而三毛的读成就了她的写,而她的写终将让她的生命灿若繁花!
想到自己。读书,不失为一种乐趣,喜欢并深爱,可惜的是,总有那么多琐事让自己不能“沦为书奴”,也因此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也许这就是我成为寻常女子的根由吧!但,我会继续读下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随文字起舞,那才是属于我自己的真正的快乐!
自由。三毛是任性而洒脱的。虽然外在的她常常静默在一间屋子里,但她的灵魂从不寂寞。因此,她会随着灵魂,告别养育她的故乡,来到美丽的西班牙。再然后,她犹如一个对自由成瘾的人,三十年来先后游历了五十多个国家,条件艰苦的撒哈拉沙漠,她能把日子过成人间的天堂,她喜欢拾荒,然后再动手把它们变成艺术品,这是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做到的啊!这些经历,都为她的作品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而她的勇气,却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我也热爱自由,也酷爱旅行,年少时,我也曾幻想能走遍千山万水,放纵一次,只身上路,去梦的远方,看看生命最真实的样子。可是生活终究制服了我,诸多现实锁住了我的脚步,虽有不甘,倒也平静。可是,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能够来一场跟随灵魂的旅行。这或许又会成为我最迫切想实现的愿望吧!
读三毛童年的故事,那场台湾老师对她尊严的践踏却让我心疼,锥心的疼。那个邪恶的数学老师,在三毛的脸上,用墨汁在其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圈,视为大鸭蛋,然后让三毛面向全班甚至是整个年级的学生,老师刺伤了三毛的尊严,又将她受伤的尊严血淋淋地示众,这真是一种灵魂的极刑——即便今天我也是老师,我依然对三毛的这个老师深恶痛绝——这样的人,怎配做老师!这个三毛生命中最最苦涩的经历,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为人师的真谛——维护好每一个孩子的尊严,尊严不可欺!
但是,纵有万般理由喜欢她,我确是不赞成她对生命的态度的。从年少到离开尘世,她有过三次自杀的经历。她把自己封闭,她拒绝人间的亲情,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想要放弃宝贵的生命。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她个性的悲剧,她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喜欢在坟地里玩耍,因此在她受到老师的羞辱之后,她真的不再对外界敞开心灵了。为此,她整整七年的美好青春就在一间窗棂上带着栅栏的小屋里度过,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惩罚啊!自此,她走不出这个漩涡,每每遇到解不开的心结时,她总会寻于这个途径,想要把自己解脱,殊不知这样会让多少爱她的人失望伤心……如果可以,我想对三毛说,连死都不怕的人,又何惧生呢?只有生活着,才能体味世界的纷繁,生命的七彩啊!
今夜,细雨依然敲窗,秋雨的夜晚,为你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