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为己所用
——两点之间、点到直线间的距离教学随笔
点到点,点到直线之间有那么一条线段,成了9岁孩童无法跨越的沟渠,如鱼和飞鸟,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就算它常常显而易见,确是视线的盲点,成了《平行与相交》单元的雷区。
词典上“距离”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相隔的长度;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看到词语的解释,我忽然明白了学生学习的困惑。
首先要明白距离这个词本身的数学意义。再就是几何空间需要建立,即要根据题意的阐述,大脑中能做出相应的情景想象,三下的孩子做不了。同时孩子情感、认识正处于发展期,对专业的几何定理术语如“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感情上觉得别扭,认为混乱。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几何概念,我从孩子的身边入手,悄悄地拉近距离。
于是,一上课我就问学生“距离”一词在词典的意义是什么?生畅所欲言,“就是从这到那有多远”、“就是这棵树到那棵树的空隙”“就是有多长”“有十万八千米那么长?“最近的那条路线”
师:打个比方,我到咱们班天天同学怎么走?请你把这些路线画到数学本上。
生独立完成。
师:这么多路线,那一条是我到天天的距离呢?
生沉默忽然大声说,最近的那条路是。
生:我明白了,距离就是最近的那条路。
师:数学上距离就是你们看到的那条最近的路。
师:那条路是一条?(线段)由此,两点之间的那条线段最短,也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师:谁来说说两点间的距离是什么?
生:一条线段。
师:对,更准确的说: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谁来说说,点名提问。
师:我们在数学本画一画。任意找出两点,请画出两点间的距离,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开始。
概念的理解过程,从理解距离——画路线——寻找最近的路——画线段量距离。在孩子理解和操作中逐渐进行,以便学生理解“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词语对于孩子来说有点抽象,要找到理解空白区,即重点理解“直线外一点”,画“从点到直线的线段”“垂线短”。让孩子边说边画图是很好的突破方法。
总之,寻找学生理解与数学知识本身之间的距离,让其无限缩短,才能更好的学而用,不至于出现飞鸟与鱼儿的悲剧效果,当距离为0,知识才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