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小宝问我“妈妈,你知道我最怕哪一门考试?”心里想着可能是数学,但没说出来,我反问小宝“你说是哪一门?”“数学考试”“为什么?”“因为语文就是听写、组词、填空;英语呢,也就是单词、听句子;数学呢,就有加减、乘除、混合计算,还有附加题呢。”“其实,数学只要你掌握了方法,细心一点,就可以考好了
“从7:40到8:20需要多少分钟?”我来出题了。 小宝在纸上算起来,用8:20-7:40,结果是80分钟。 “对吗?是差80分钟吗?我们先来用简单的方法来做,从7:40往上数,每10分钟数一次,应该是7:50、8:00、8:10、8:20,10+10+10+10总共40分钟才对呀,你怎么算的是80分钟呢?照你的方法来,8:20-7:40,20减40不够,要向前面借一位,借的这一位是一小时,也就是60分钟,60加20等于80,80再减40,不就等于40了吗?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但每10个加起来就是有点麻烦了。” “妈妈,我还是觉得十个十个地加方便,减法时我老是做错。” “你可以先十个十个地加,然后再用减法来算一下,这样你两种方法都会了。你还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互相验算呢。等到你方法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减法来做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你的脑子里想象有一个钟表,从几点到几点,在脑子里就可以算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也得等你能在脑子里形成钟表才行。” “知道了。妈妈,我作业做完了,可以下去玩了吗?” “去吧,自己小心点。” 心得感悟:面对困难的时候,或是孩子做题出错的时候,家长的不同解题方法能够引导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够给孩子带来新的解题思路,而不用在一种方法上吊着。经常同孩子一起来分析错题,孩子会在家长的带动下,思路越来越开阔,脑筋转动也会加快。家长也会拾起曾经丢掉的知识,同孩子一起进步。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来,同孩子们一起思维发散吧!
吃完晚饭,小宝的数学作业拿来批改,这之前我还叫小宝自己检查了一遍,结果却有三道错题,全部都是分针和时针之间的换算题。想着可能是小宝新接触这样的换算题,难免还没掌握住方法,于是叫来小宝,一起分析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