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朗诵会
上周,参加了四年级五班的教师节诗歌朗诵会,感觉非常震撼。虽然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孩子们的朗诵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几乎每个孩子都参加了,每个孩子都是那样认真地展示自己,真诚地向老师献上教师节的赞美诗歌。更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诵的,那效果真是不一般。在孩子们每天都陷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之中的学校里,像是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
想起自己的孩子在朗诵方面的成长之路。
大女儿小时候的发音很让我头疼。咬字不清晰,胆子还小,不敢当众发言。好的是,在大女儿的时代,学校非常重视朗读能力的发展。抄抄写写的作业不是很多,阅读和玩耍的时间相对较多,每年还举办两次朗诵会。大女儿作为语文程度较好的孩子,每次都能参加。随着年级的升高,随着女儿参加朗诵会活动的次数的增多,她的语言能力也发展的很快。她爱上了朗读,初中的时候,她是语文公开课上必被点到朗诵课文的孩子。一直到现在,她还喜欢朗读,并自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很高。
小女儿轩境和儿子轩源是双胞胎。平时都不喜欢朗诵。在家里根本就听不见他们读书的声音,早读时,你永远别担心他们的声音会盖过别人的声音,即便是上课发言,声音也是相当地不自信。平时没少训练他们,但无奈他们是真不喜欢,所以几乎没有一点效果。在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挑选广播站成员。利用学校教师的身份开后门让女儿参加了学校广播站。年龄比别人小一岁的她,常常也会出点错误,好在她的发音还比较标准,声音虽然小,但是在扩音器的掩盖下,表现的也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她有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这以后,再辅导女儿朗读,就容易多了。她会主动模仿你的声音、语气和语调,然后在多次的反复朗读之后,用心体会感情。很快便能读得声情并茂。本学期,她代表老同学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她落落大方的体态,声情并茂的发言,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可是儿子呢?同样的方法来辅导他,却怎么也改变不了他懒散的、拖拉的、含混不清的读诵,让他声音响亮点,他扯着嗓子,似费力从井里拔水似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撕心裂肺。让他降低点声音,便又成了毫无力度的散漫的声音。他读的书,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腔调,每个字平均使用力量,丝毫没有抑扬顿挫的美感。虽说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但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实在是太重要了,而发展孩子的朗读能力正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这成了我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了。
既然朗诵会对孩子的朗读能力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而学校目前又不方便举办这样的活动,那么为何不试试开家庭朗诵会呢?就在自己的家,奖金也可以定的稍高点,以达到吸引孩子们参加的目的。说干就干,回家就通知孩子们准备。
星期天,家庭朗诵会如期召开。因为是第一期,不知道效果如何,没有邀请别人,就我们一家四口。两位参赛选手,爸爸、妈妈加一位选手当评委。
比赛开始了,两位选手抽签上场。也许是没有精心准备,也许是第一次上台紧张,再加上参赛稿子不太适合朗诵,总之两位选手的分数不高,女儿平均得分6.65分,而儿子,竟然没有及格。两位选手齐呼,这次不算,再比一次。
心下窃喜,朗诵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朗诵能力,再比一次,再增加一次练习机会,再好不过了。于是马上答应。
这一次,孩子们认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诗歌,纷纷上来让爸爸妈妈指导。呵呵,很高兴指导孩子们朗诵。就这样,经过一遍一遍的练习,孩子们的朗诵进步多了。于是,比赛重新开始。
轩境这次选择的是前苏联米哈尔科夫的《未实现的愿望》。因为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她读得很投入。把大人对她的不理解、愿望不能实现的委屈和遗憾表达得比较透彻。轩源选择的是《诽谤》。
诽谤
一滴泥
落在钻石上面
也可以
将它的光芒遮暗
但是,即使整块钻石
都被污泥沾满
它那高贵的身价
也丝毫不减
它永远是块钻石
即使是将它浸入泥潭!
因为有点短,爸爸还没来得及仔细听,轩源便结束坐回了座位。爸爸为难地说:“哦,我还没来得及听呢!怎么打分啊!”于是轩源又朗诵了一次。这次,轩源朗诵得比前一次还好。尤其是最后的“浸入泥潭”四个字,他读得慢而郑重,好像一位智者在给大家讲道理。
最后的分数出来了。轩源平均得分7.35分,轩境平均得分7.67分。按照事先定好的奖品。他们都是三等奖,奖品是5元钱。两位选手欢天喜地。这周又有5元钱可供自己支配了。重要的是,这是自己朗诵会的奖品。
我们约定,以后每周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当然,随着孩子们的朗诵水平的提高,更大的奖项还在等着孩子们呢。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朗诵能力,又让他们乐于为之努力,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