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大树护童年
——让班级家委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保护伞
一个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是一把大伞,我期望这把伞充满生命的气息,像一棵大树一样,既可以给孩子遮风挡雨,也不完全阻隔阳光,还可以给孩子清新的空气,让其在树下自由的呼吸、成长。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农村,青壮年爸妈大多是农民工。他们风餐露宿,挣钱养家十分辛苦。于是,这种体验让他们对城里人、对机关干部的生活心生羡慕,并把这样的生活变成一种期待,一个规划——我的孩子将来要过这样的生活。在这样的愿景迫使下,他们把学校当成了孩子的救命稻草,孩子的成绩分数排名成了整个家庭的晴雨表。加上他们的教育理念是经验型的——来自父辈的“拳脚口水加棍棒”。孩子们的日子苦不堪言。
当小学教师,我怕极了家访和给家长打电话。因为家长太敏感了,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就是债主,就是告状派。尽管我们的出发点是帮助孩子成长,而非告状,家长依然有大的物体一定比小的物体重式的的根深蒂固的错误第六感,尤其是插班生的家长。
班级家委会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家长的错误第六感,然
我们班的插班生请家长的经历,始终让我毛骨悚然、痛彻心扉。邵某某(至今我也从未把他当成过坏孩子,那只是个满是心灵创伤、心理扭曲、不快乐、有一点点儿叛逆的孩子),他和那晚宿舍执勤的老师顶嘴了。
我把家长请进了宿舍,先由那位值
我和孩子一起进了宿舍的门。在我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孩子的爸爸开始了一阵狂风暴雨式的拳打脚踢,我上去制止,孩子乘机逃开向里躲,家长追过去,上去就是一计厚实的耳光,如果不是我及时的扶了孩子一把,孩子就倒下去了。孩子的脸又红又肿,我的眼里噙满了泪花。我扶孩子坐在床上,家长那一刻似乎清醒了,呆在那里不再动,也不再说话,自己的眼圈儿也红了。
我们终于有了谈话的时间。我对家长说:我知道你是爱你的孩子的,不然你也不会这么迅速的赶过来。我又对那个孩子说:你要知道爸爸是爱你的。但是,我又对孩子的家长说:打孩子的时候,你的心不痛吗?你的爱一点儿也不理智。我请你来,一是安抚那位值
那个孩子躲在我的身后,不让爸爸靠近,嘴里说着我没事。家长局促不安,红着脸说:这孩子皮得很,估计没有事。我观察了一阵,发觉孩子问题不大。就告诉家长,你先回去,孩子如果有症状,我通知你,你再来。但是,我强调:以后任何时候,老师让您来学校,别这么冲动了,我们都是孩子成长的帮助者,老师只是需要你的援手,当然,更多的时候,会是给您报喜呢!因为您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好孩子是会不断进步的。家长走后,我给孩子道了歉,把他送进了教室。自己的心却一直疼着、疼着,直到今天。
让家长和孩子、
让班级家委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保护伞,成为我们守护童年的战友吧。童心是经不起伤害的,我们也是势单力薄的,然而孩子的生命却在急切的呼唤着。
借助班级家委会的平台,养好家庭教育的大树,呵护童年,功在当下,利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