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效率高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用一个学期学习二十几篇课文,几首古诗,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我们进行的单元整合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节省出很多宝贵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语文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举十化一。这四节课都以整组文章的呈现来学习,教与学的线条都很明晰,以板块的形式呈现:单元感受——识字——朗读——品悟,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实验小学沈丽老师的单元感课,给我们树立了上单元感受课的典范。学习一篇课文,首先从整体着手,了解这个单元主要是讲什么的。再让孩子搜集相关的素材,课堂上展示自己搜集的这一主题的好词好句,这如同一个盛大的宴会,不同的同学呈上了不同的美味。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开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通过初步预习,孩子们会有不懂的问题,较易的问题,通过组内交流得以解决;有一定难度,有更高交流价值的问题通过课堂上的全班交流及老师的将手解决。孩子是带着储备来的,课堂教学也是在孩子已知程度上根据学情展开的,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刘桂红老师的朗读课,至善至美,教师语言干净,对学生的引导深入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朗读,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美一点一点渗入学生幼小的心田。一个句子她往往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图文结合读,句子对比读,教师示范读,学生pk读……直到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史育婷老师的识字课,把一个单元的几十个生字融在一起,反复认读,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加深印象,就与汉字交上了朋友。难记字易错字的交流,提高了孩子对汉字识记的效率,孩子们通过听别人的记字方法,很快记住了字形。更值得称赞的是在识字课堂上增加了书写指导板块,孩子们对字形结构的观察,为孩子写好结构比例合适的字做好了准备。教师的书写更是给孩子们以汉字美的视觉享受——不光印刷体漂亮,我们老师也可以写得这么漂亮,我也能写得漂亮。
肖华老师的品悟课三课同时进行,单元课文的主题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针对课文孩子们谈了不同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特别是结合生活,结合身边的事例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这才是学语文的真谛。有人说作者的作品一经出炉,作者就已经“死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在文字间行走,不同的孩子关注的点儿也是不同的。肖华老师的课例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李处长说我们的老师像个魔术师,让枯燥的文字变得有味道了,让孩子爱上语文课了,我们由课内把孩子引向课外了,孩子愿意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究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