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父亲人生中那三次抉择作文

2018-08-30 
父亲人生中那三次抉择我确信是父亲人生中那三次重要抉择,感动了上苍,生命才屡屡出现奇迹……--题记前些日子,

 

 

        

          

            父亲人生中那三次抉择

        

    我确信是父亲人生中那三次重要抉择,感动了上苍,生命才屡屡出现奇迹……

                                          --题记

    前些日子,和父亲促膝谈心,父亲不无感慨的和我聊起他人生中那三次重要的抉择……

                 抉择一:砸锅卖铁也要救我娘!

    父亲十四岁那年,爷爷就把“家”交给他“当”了。当时一家老小八口人挤在一间破草房里,穷得叮当响,就差吊起锅来当钟打了。

    爷爷奶奶在生产队拼命干活儿挣工分,少年的父亲跑几百里地去平顶山拉煤,挣点血汗钱。但这些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真是杯水车薪。

    头脑灵活的父亲,自小就不怕吃苦。他从村里老木匠那里学来手艺,农闲时,整天帮乡亲们做方桌、打立柜;每天鸡一叫,就赶早到村里的食品厂帮忙杀牛宰羊;有时偷空从河里捞些鱼虾,也舍不得吃,要带到八十里外的市区去换上块儿八角钱。就这样省吃俭用,辛勤劳作,几年下来,家里算是有点儿“积蓄”了,父亲筹备着盖两间瓦房。可命运像只饿狼从身后扑来,奶奶得了重病,农村说是“噎食病”,也就是现在的食道癌。

    “咱家里好不容易攒的那点儿钱,还是留着盖房子吧!”穷怕了的奶奶死活不让给她治病。

    “娘,钱没了我可以再挣,娘的命比啥都金贵啊!”父亲坚决不依奶奶。父亲发誓:“砸锅卖铁也要救我娘!”

    家里仅有的那点钱花完,父亲借了一圈又一圈账,铁骨铮铮的父亲是用一颗孝敬的心在拼尽全力挽救自己的母亲。也许这一切真的感动了上苍,我奶奶的病,竟然奇迹般好了……

    那年,父亲十九岁。

       

                抉择二:有一点希望我就不放手!

    凭借灵活的头脑和骨子里那份韧性,父亲总算有了点积蓄。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乡间。

    父亲跟着做裁缝的同学,又学会了裁剪。从省城里托人买了一台缝纫机,从许昌进些布料,在家里没日没夜地裁剪加工衣裳,天不亮父亲就骑着车子跑几十里地把加工好的成衣拿到会上去卖。后来看奶奶和母亲熬夜做衣裳实在辛苦,父亲停掉了加工,直接从许昌进布料赶会卖布。

    周而复始,父亲成了方圆几个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还和朋友合伙办起了玻璃纤维厂。

    家里盖起了六间新瓦房,日子也一天一天富裕起来。这时,积劳成疾的奶奶旧病复发。医生说林州“烤电”治疗效果很好,父亲就带着奶奶去林州治,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奶奶食道上的病灶终于治好了。可天一冷,奶奶的肺心病又犯了,不停咳嗽、哮喘,还不停咳血。在镇上医院住了几天院,丝毫不见好转,而且还有加重的趋势,此时,医生好心地劝我父亲放弃。

   “老太太并发症太多了,治着也没有啥效果,净白花钱,你们还是出院回去吧,只是熬个时候罢了!”大夫找父亲谈话。

   “我不怕花钱,不管花多少钱,请你们一定要想法儿给俺娘治病,”父亲恳求大夫。

   “你的孝心我懂,可这样的病,最多也难撑到过年,耗着真是白花钱啊!”大夫万般无奈。

    “大夫,有一点希望我就不放手!那是我的亲娘啊!”父亲跟大夫“理论”着。

    在父亲一再坚持下,大夫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救治奶奶,结果,天随人愿,奇迹又一次降临了,奶奶竟然又一天天好起来了。从医生给奶奶判完“死刑”算起,奶奶又活了整整六年。

    那年,父亲三十六岁。

        

            抉择三: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咱也得争取!

    父亲总说大城市更有发展空间,不甘于现状的父亲总想着去郑州做生意。

    手里那点钱,想在郑州扎本做生意,远远不够。父亲东挪西借凑了一些,又在镇上信用社贷了款。九五年秋天来到郑州,开始人生又一次创业。

    凭着那份执着的信念,父亲和母亲起早趟黑、兢兢业业努力地经营着。半年的拼搏,总算在郑州站住了脚,第二年又还清了所有贷款。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今年上半年,父亲也如愿抱上了大胖孙子,可我们都知道,父亲始终有一个心愿未能了却——就是想法治好姥姥的眼睛。

    姥姥今年七十八岁,身体一向硬朗,唯独一双眼睛,七八年前视力每况愈下,前年彻底失明。为此,她一直待在老家,不愿意出远门,凭着对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那些记忆,她还能慢慢摸索着干点家务。今年赶上外孙子喜得贵子,好说歹说,姥姥才跟着父亲来郑州小住。父亲便趁机带姥姥去医院看眼睛。大夫说不能保证手术后复明,但也不排除那千分之一的希望。

    “既然两只眼睛都瞎了,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再争取一下,最坏的结果也就和现在一样,大不了还是啥也看不见。妈,您说呢?”父亲在和姥姥商量。

    “万一做了手术,还是啥也看不见,我怕叫你们花冤枉钱。”姥姥仍然心有顾虑。

   “不管花多少钱,您能看见东西了,自己能照顾自己,比啥都强。”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姥姥同意手术了。

   奇迹再一次出现,姥姥的眼睛手术后完全复明了,视力均达到0.5,通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现在生活完全自理,还每天去公园跳老年健身操呢!

    姥姥逢人便说,多亏了女婿的英明抉择,才让她重见光明。

    今年,父亲六十一岁。

    三次抉择,三次出现奇迹!我确信,是父亲至善至诚的心性感动了上苍……

    编后记:一直总想写写我的父亲,可父亲一生中似乎有太多可写的东西,让我无从下手……

    父亲生日前,我和他的一次促膝长谈,让我终于理出头绪,写下了这些文字,也算了却了我一个小小的心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