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回家吃饭了——”作文

2018-08-29 
“回家吃饭了——”徐文祥(455000)安阳市德隆街40号南关小学13569064510老家在乡下,每次回去都有一种“久在樊笼
 

“回家吃饭了——”

徐文祥

(455000)安阳市德隆街40号南关小学   13569064510

老家在乡下,每次回去都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的感觉,的确,当年陶渊明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如今每当回到老家,就真切感受到了儿时的那种自由与惬意。

最让人感到与自然贴近的是夏天,因为夏天回去,就脱去了身上那些被城市里的身份裹挟的外皮,更褪去了身上包着的外衣,光着膀子,穿一条半截裤,趿拉一双拖鞋或者打着赤脚,胡子也三两天不刮一次,用自己的肌肤和大自然就这样亲密的接触着,没有人在意你是做什么的,完全就是一个自然生态下的野人。就算是有街坊说看不出来是从城里来的呀,那也只是一种玩笑。我知道,自己的根就在那里,那里才有真实的自己如此的坦然裸露。

老家的夏天让人总有很多的故事,故事都是记忆深处的,尤其是夏天的傍晚。

夏天麦收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活了。天黑得迟,小孩子放学早,几个孩子就会下学后到野外疯跑,或者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追逐,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到饭点,就会有此起彼伏的母亲们在不同的角落里喊着名字呼唤“回家吃饭了——”。于是,一个个的孩子就会丢下一句“俺娘叫回家了”,便扔下了其他人。那声音嘹亮、质朴、亲切,浓浓的,几十年都不曾从耳边散去。

农村人吃饭不讲究,没那么多城里人吃饭的规矩,还喜欢凑热闹,每一家端一个菜盆,各自手中端一个大碗,满满的一碗稀饭,后面扣一个大馒头,坐在胡同口或者街口,蹲在地上就吃起来了。有的路边墙根处放一棵刨出来的树干,坐在上面,边吃边聊。这家孩子的嘴馋了,就跑到那一家的菜盆里用筷子叨着吃。有个稀罕吃物,便你让我我让你的互相品尝。几户人家在一起,似乎也就凑齐了几个不一样的菜来。

在乡下吃饭,基本上都是出门一次,一盆菜,一碗饭,一个馒头,因为那一盆就是锅里全部的菜;那碗也大,碗口能比脑袋大;馒头更大,一个足有三两重。因为乡下人实在,自己吃饭就懒,吃饭不会回去再盛的,即使回去,锅里也没有了。把端出去的那些吃完,也就饱了。

乡下人吃饭时是为了坐在一起唠嗑,吃过后是不着急回去的,几个街坊坐下来呱啦一阵子,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是观众,每一个人都可以插科打诨,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开着说了无数遍的玩笑打趣,偶尔逗逗孩子。男人们掏出烟卷来深深地吸一口,长长的吐出来,那种饭饱后的惬意,就是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女人们也是不急着回去洗碗的,直到第一个人被家里其他人叫走,才会陆陆续续的撤出,不久再回到这充满着喧闹的场子里的。小孩子吃过饭,丢下碗就接着跑去,找刚才那些小伙伴了,刚才的游戏似乎是他们吃饭时最牵挂的。大人们背后刚喊了一声“别磕着,早点回来”,孩子们早已经窜出去好远,拐进了另一条胡同里了。

一条街上总有那么三五堆的人,一阵阵的爽朗的笑声,淹没在日渐垂下的夜幕中去了。那笑声,是不加修饰的,是在自然的空气中不断膨胀、弥散的,是从腹腔穿过胸腔到达喉咙里喷发出来的,是毫无拘束的裸露的情感,那笑声浑浊而结实,几十年了,不曾从耳边消逝。

乡下的土地,乡下的人,乡下的夏天,乡下街头的那一顿晚饭,那是生命的自然状态,那是走出家门的人最留恋的记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