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打开大脑的“黑匣子”:读《破茧而出》(三)作文

2018-08-29 
打开大脑的“黑匣子”(三) ——读《破茧而出》  [题记]梅尔·列文教授根据神经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人的学习能力分为
   打开大脑的“黑匣子”(三) ——读《破茧而出》    [题记]梅尔·列文教授根据神经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人的学习能力分为八个基本系统,这些系统就像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剧中的人物,必须协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密切注视每个系统的发展情况,迅速发现并处理损伤部位和发展延误现象,使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本书译者 张建群

  

  六、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神经发展系统的形成?

 

  (一)家长,你也是这本书的重要读者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破茧而出》的读者对象是谁?是教师吗?不,答案是否定的。该书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受到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特别是家长的青睐。之所以该书能成为美国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图书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与认可,它的最广大的读者群是家长,而不是教师。这是为什么呢?读读下面这段看云的好友小安的话,你就明白了——

 

 “谁说美国孩子轻松了?一年级就要学历史了!一星期要读完一本书,一星期要写一篇读书报告!功课和舞蹈那么出色的一个高三女生,就因为不会转身发球,天天留下来补课,天天放学以后练发球!真该让我们的家长好好读读这本书,看看人家父母是怎么做的:操心孩子阅读,操心孩子写作,操心孩子计算,操心孩子口语。还要操心孩子的音乐、美术、手工、社交能力和运动协调性!一旦发现孩子哪方面有缺陷有障碍,立刻去找医生,分析形成障碍的原因,制定克服障碍的计划。而且啊而且!分析原因,一定是先从父母自身找根源;制定了计划,一定是父母和孩子一起不折不扣地执行。本书的观点是:孩子的病根十有八九能在父母一方的身上找到。有一个案例,计划一订就是十条,执行一做就是好几年。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啊。母子齐努力,全家齐上阵,硬是把孩子给活活扭转过来了。还有啊,在美国,班额超过40,教师就喊负担过重了,不能因材施教了。在美国,早已达成的社会共识是:孩子学习主要是父母的事。教师的职责在于在组织起高效的、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同时告诉父母在家应当怎么做,为家长提供专业性指导。一对一的指导和扶助,只有父母能够做到,也只能由父母去做。这样多好啊,这样教师就可以专心致志地研究教学了。一方面教师从气急败坏、焦头烂额泥淖中解放出来了,一方面障碍生得到了来自父母的、更为切实有效的一对一的帮助了。这才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的系统教育呢。现在我总算想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先进,首先是基于教育的先进,而一个国家教育的先进,又首先基于家庭教育的先进。你想啊,当父母普遍具有较高教育素养的时候,家庭和社会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也必然相应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必然相应提高。反过来,当社会把保姆、医生和杂役的责任一并强加于教师的时候,教师只能是终年疲于奔命,终日手忙脚乱,连课也很难上好了。最终受害的是谁呢?是所有学生、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

 

  读完小安这段话,有什么感受?作为家长,你是不是觉得很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呢!接下来,我们再明确一个问题,这本书是不是很深奥,很专业,不好读,不好啃。答案还是否定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讲述理论的同时,引证了大量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都来源于梅尔·列文医生30年的临床观察、与世界各地各类学校的合作。如果你不愿意读理论,那你就挑着案例读也是可以的。不信,你看下面的一则案例——

  

  (二)为写作水平暂时低下的孩子们平反“冤案”

 

  这个案例为我们剖析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写作水平低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孩子们的写作。以前我们也知道,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智力活动,但不知道它到底综合了哪些能力,一直没有一本书能像《破茧而出》这样解释得这么透彻的:

 

  经常有人说:“能说就能写,把说的写下来,就是好文章”。实际上,这句话是值得推敲的,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有些孩子尽管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一让他们写就傻了眼,他们似乎无法将流畅的思想和话语用文字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写作的丰富性远要比思想谈吐差得多。”

 

  孩子的写作几乎调用了八大神经发展系统。注意力控制系统,作为大脑的指挥中心,必然要参与到写作中来。有注意力控制障碍的孩子,写作水平不会太高。写作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必然要调动语言系统。而写作要求言之有序,排序系统自然参与其中;要求言之有理,高级思维系统为其保驾护航;要求言之有情,社交思维系统打开了写作交流的大门;要求言之有物,记忆系统为其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和语言材料,“有的孩子无法按记忆述说自己的构思,特点是遗漏重要细节。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显示出极大差距。”写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就连似乎和写作无关的运动系统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在孩子写作时,大脑调用特殊肌肉,并调整到文字形成方面:某些肌肉负责垂直运动,某些负责旋转运动,某些则管水平运动,还有一些则专管写字时握紧铅笔,不让它掉到地板上。因为不能很好地协调这些肌肉,有些孩子感到极度痛苦,因此写作成为一种折磨。”其实,何止是运动系统,前面所述的任何一个系统出现了神经发展机能障碍,都会导致孩子的写作水平低下,让孩子感到写作是一种“折磨”。而不是像我们以前想当然的,孩子作文不好,就是读得少,写得少,只在语言系统这一块寻找原因。很可能孩子的语言系统,并无问题,就像那些能说不能写的孩子,而是其他神经发展系统出了障碍,每个系统出现状况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

 

  “很多时候,神经发展机能障碍就像一起无法结案的犯罪行为那样,真凶往往不易被人们觉察。……人们常常认为一个总是失败的学生是没有真正努力,也就是懒惰、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更糟糕的是‘只是不够聪明’。……神经发展机能障碍常常被误认为是行为问题,许多孩子成了自己的神经发展的无辜受害者。”(《破茧而出》第20页,以上引文相同。)

 

  (三)八大因素影响孩子神经发展系统的形成

 

  毫无疑问,一个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是由多重力量和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1、基因因素

 

  不管孩子继承的特征是好是坏,父母们都无法选择,也无法拒绝。优点和缺点部分或全部源于遗传。孩子和父母往往具有相似的神经剖面。通常当一个孩子有某种学习缺陷,其父或母或父母,要不然他的同胞显然具有同样的缺陷。父母更多的时候应多一份理解,因为孩子此时正在经历的难题,父母小时候也可能经历过。

 

  虽然基因的力量确实无穷,但基因并不阻挠我们改正缺点,尤其当我们认为值得的时候。

 

  2、家庭因素

 

  当家庭面对重重压力、生活艰辛,父母和孩子没有时间交流日常经历、围着饭桌讨论时事,很难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有的家庭比较富裕,没有生活压力,一家人可以经常讨论世界观问题,父母和孩子都爱看书,并常与孩子进行充分交流。

 

  虽然生活贫穷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但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有些家庭生活条件过于优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父母忙于应酬、娱乐,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难优秀。

 

  3、环境因素

 

  邻里、社区和当地各种资源都会对孩子优缺点的形成产生影响。“孟母择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文化因素

 

  孩子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他的神经发展,使某些强项更强,也有某些得不到发展。在有些文化范围,体育运动魅力无穷,而在有些文化中,体育运动只当做消遣。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是否狩猎白尾鹿形象地反映了他成长的文化背景。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对形成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有着深刻的影响。

 

  5、同伴影响

 

  “近朱者赤”。在孩子思维形成过程中,朋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为另一个孩子树立坏榜样,他们感到学习和成功是社交禁忌。只要能赢得朋友的掌声,什么都肯做;而不去关心学校和父母的要求。

 

  6、生理健康因素

 

  病毒性脑膜炎等疾病会阻止大脑的发展。营养、某些疾病和外伤都会影响神经发展机能的形成。

 

  7、情感因素

 

  一般情况下,焦虑忧伤的学生会对事情索然无趣,在学校表现羞怯内向,从而阻碍学习进步,阻碍神经发展系统的发育。情感和神经发展机能就像一条双向街道:情感问题会削弱机能,而机能的削弱又会导致情感混乱。

 

  8、教育经历

 

  阿特罗的班级里有42个孩子,老师很少能单个辅导,父母一筹莫展。而阿特罗是一种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的孩子,也就是说,他既不特别优秀,也不特别捣乱,老师们注意不到他的存在。他从不要求帮助,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但班级太大,老师不知道他什么都不懂。

 

  教学质量的确影响孩子的思维形成。事实上,最近研究使用复杂的大脑扫描,形象表明优良指令能引起大脑结构积极的转变。一旦受到否定指令的刺激,你就会看到大脑组织下降。孩子能否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关注,会深深地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机。亲其师,则信其道。

 

  以上所有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孩子或成人的神经发展剖面,决定着八大神经发展系统在一个人的身上表现为有长有短。

 

  (四)生活方式影响学习方式

  梅尔·列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阻碍关键神经发展机能发展的“罪魁祸首”。

 

  首先,电子游戏对儿童和少年影响很大,他们沉迷其中,乐此不疲。尽管电子游戏有时对脑眼结合,空间排序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幸的是,这种影响对孩子智力发展没有太大贡献。

 

  电视。很多电视节目只是让观众被动地接受。大部分情况下,电视直播会刺激那些没有持续注意力的孩子们的脆弱神经。某些电视直播节目简直为这些小观众提供了注意力机能紊乱的典范。

 

  音乐。语言单纯是不少吸引孩子的音乐的特征。但不少流行音乐的语法不通,用词不当,语言贫乏,音乐不再能增强语言能力,也休想通过听流行音乐来提高持续记忆能力。

 

  网络。网络使用喜忧参半。一方面,网络帮助学习,获取学习信息,另一方面,网络可能会造成一种新的被动学习模式,甚至是获得一种新的剽窃技巧。

 

  家庭生活也会阻止思维发展。缺少交流氛围的家庭,很难促进孩子思维的反省和讨论。

 

  夜生活也是一种潜在威胁。孩子们越来越趋向夜晚娱乐,常常很晚才睡,从而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

 

  视觉运动。像溜冰、滑板等能使一些孩子分神,这些非文字的活动,不需要动脑筋的娱乐消遣,但如果孩子为逃避学习过度追求这些活动,就威胁到他们的思维健康。

 

  当代文化看重外观。很多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外貌。

 

  学习负担过重,或在放学后打工,生活方式问题也会形成。没有自由空闲的时间,学生的创造性很难形成。

 

  青春期的孩子还容易接触烟草、酒精和毒品,这些东西对大脑的发育成长有消极影响。

 

  作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随时督促孩子,判断某种生活方式是否失控,然后作出关键调整。现代生活方式如果适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附1】第一章、第二章 小标题一览

 

  第一章节  一人一个样:介绍

  前言,讲述了三个生动的案例

  第一节 思维的可能性

  第二节 儿科医生的观点

 

  第二章  学习方法

  第一节 学习过程

  第二节 八个系统

  第三节 神经发展剖析

  第四节 思维剖面的形成

  第五节 生活方式影响学习方式

  第六节 切割而非堆码

  第七节 机能障碍的早期发现

  第八节 给成人一些启迪

 

  【附2】

 

  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的“教师读书月”之教师读书心得评选活动中,经评委认真评选,评出获奖心得数篇。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出资为这些获奖教师购买了《破茧而出》一书作为奖品,以资鼓励。相信《破茧而出》,必将对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起到积极作用。

 

  欢迎到我校博客圈做客——

 

  【教师读书月】教师读书心得主题帖打开大脑的“黑匣子”:读《破茧而出》(三)作文

 

  地址:http://q.xxt.cn/singleq/showsingleq.action?cid=10000021&tempid=0.19947723258105654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