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带着儿子到常庄水库野炊,内容是焖土豆。
找一块肥土,小铲一挥,很快一个口小肚大的简易地窖成型了。把干柴扔进去,粗干在下,小枝杈和干树叶在上,点燃,烧啊烧,烧了一层又一层,烧出的就是炭。把土豆放在炭中间,然后用土将地窖掩埋,半小时后,再将土豆从热炭中扒出来,洗巴洗巴就可以吃了。那是一种野味,热热的,脏不拉几,但是入口香极了,很勾人馋虫的。
说起来,野炊条件不复杂,人手也不要太多,但关键是要懂得生火的诀窍。大粗树枝是生火的主力部队,离了它们,任你再多的小树枝、干树叶都白搭。小树枝、干树叶也自有它们的用处,它们着得快,烘托着整个火势,蓬勃发展,给粗树枝以源源不断地能源补给。其实它们还都是薪火相传的后续部队,最初的火种乃是由一两张废纸点着的。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易着的废纸献出了它们的脆弱的生命,然后把希望交付给比较坚强点的小树枝、干树叶,最后这些革命先驱者都牺牲了,伟大的使命就落在了粗树干身上。别看它们一开始不温不火,好像总也点不着,但是你看,最后熊熊燃烧的大火被它们完整地保存下来,随着第二批、第三批枝叶的到来,粗树干继续耐心地烧啊,它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歇息。这些粗树干的精神燃烧着野炊者的眼睛,撩起他们对烈火的敬佩之意。
想到这儿,我都有些呆住了。我的眼前仿佛显现出人类文明的漫漫长途,是什么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类义无反顾地前行?是那些内心的美好而高贵的愿望。我们读着前人留下的部部经典,那些着的缓慢而坚定的火焰——是它们供着我们最丰富的营养。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了呵护那持久的燃烧的精魂。当然,这期间也簇拥着无数默默的小小枝叶,它们也一样附着于人类文明的烈焰之尖,它们也一样不可或缺。人类的火种啊,只要你本身的渴求不衰竭,那么幸福的光芒一定永照着你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