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荷有着种莫名的情结,她的清丽,她的出泥不染,曾在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熠熠生辉。那天,看到朋友通过邮箱发来自己拍的荷花图,让我有了想写一篇有关荷的文字的冲动。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亭亭玉立身影、喜欢她濯清荷而不妖的品质、喜欢她的纯净、喜欢她的秀丽、喜欢她的脱俗 、喜欢她的幽远,喜欢它的柔情似水、还喜欢她那种不易查觉的清高……
喜欢旅游的经历,让我在许多地方看见过盛开的荷。记忆中,江南的荷似乎更精致,更柔美,宛约的江南的荷,如同处子的眼,纯情得没有一丝杂念,江南的美真是多亏了这些荷花:碧波荡漾的太湖,尽管只有一汪碧绿的湖水,因为有了这荷的点缀,也成了一幅人间至美的景色,只因有了这接天连叶的无穷碧,才让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感受到了鱼戏荷叶间的无穷乐趣;盛夏的白堤荷叶,荷花,还有嫩嫩的小荷蓬,连成海洋,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色之中。满眼的绿色中点缀些 娇艳欲滴的粉红色,让你永远无法忘记曾经欣赏过的这些景致;而苏州园林内的荷花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在那里,荷花的栽种不像西湖那般泼墨, 荷花是湖水中的点缀和装饰,为的是和假山庭院建筑物相映成趣,溪水潺潺处,你会发现每一株荷花都种植得恰到好处,或三两成群或接连成片,为的都是在整体的画面中实现构图完美。漫步小桥流,荷香淡淡,景色怡人。让人有一种误入仙镜的感觉.
北京颐和园的荷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和几个好友相约来这里,为的是赏荷,曲院的荷是皇家庭院的一部分,因为生长在皇家园林,她们看起来似乎更端正,更锦绣,一副不会凋谢的样子。这里的荷花花型硕大且很美,美得由不得人不景仰。而且长势也喜人,花叶澎湃,可以高过一丈。站在菏塘看:旁碧绿的叶子,满池的荷花随风荡漾,那绿叶丛中,荷花亭玉立,似乎是前朝妃子们幻化成的精灵,端庄美丽地立于那里。任由游人欣赏她那孤芳自赏的幽幽情怀,抑或是让后人哀怜于她那一缕素洁心瓣无人可解的落寞怨意?也许她的清澈,她的清高是无法溶于这尘世的,情愿冷居于这渺茫的烟水之间,任凭悠悠的时光流水慢慢蚀去那素艳的韶华。
离我家不远的柳江小区院子里靠近河堤处,也有一个人工荷池,两个不大的半圆荷池中间架起一座三米多长的拱桥。每年的夏季我都会带孩子来这里玩,圆盘般荷叶漂浮在水面,衬托着荷花,像妩媚的仙子穿着粉红的浴衣,冰清玉洁;又像刚出水的美人,鲜亮诱人。满塘的荷叶,远远 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大小不一的小船儿,非常好看。池里荷花不仅外形美丽、大方,充满 生机,香味更别有风格,几乎熏得人都要醉了。香味使人清凉、清幽。在夏日酷烈的阳光下,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失去神采,妩媚可爱的小野花 慵倦无力;牵牛花偃旗息鼓,只有荷花仍然在水中亭亭玉立。有的荷花含苞待放,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像雨后的春笋胀鼓鼓的,似乎阳光 一照,它就会炸开似的。倘若是清晨或傍晚去,还能看到荷叶上蹲着的正在觅食的小青蛙。这小小的精灵,给这幅美丽平静的画面带来动感的美。
今年由于河堤改造,这个荷池也成了澧河公园的一部份,也许疏于管理,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现在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地站立着,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 现在尽管缺了水的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荷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而又轻香漫溢。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荷顽强的生命力!
荷,六月含苞,七月竟放,为夏日的生命划上热烈中见清幽的符号。亭亭而不染污,泊于自然,生于自然,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