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终于都开口说话了
今天上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爷爷和小树》。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熟悉课文内容,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多数背诵下来了;学习两个轻声词——暖和、衣裳,并且再次认识“和”是多音字;学习了比喻修辞,联系前面提到的一个拟人;学习总结了变调的四个字——一、七、八、不;拓展延伸了诸如“暖和的——”“绿色的——”“雪白的——”“漂亮的——”的词语搭配练习;认识了自然段并了解了自然段的标志——段前空两格;了解了课文内容讲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爱护与报答的感情。
下午的写字时间,指导了“不、开、四、五”四个字的书写。
上午的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我这里想说的是有几个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令我十分高兴。一向从来不举手的周子雯举手回答了两个问题,我当堂就表扬了,明天继续鼓励;同样,冯江克也举手回答正确了一个问题,因为是词语练习,学生积极性很高,我把更多的机会给了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目的在于这样简单的问题来调动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希望明天能借助今天的势头,让更多的孩子课堂上参与进来,并且能积极跟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这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专心听讲的一个最关键的手段。
我的确很高兴,王淼也举手了,虽然没有回答正确,但是却也参与了,这就应该在明天上课之前再鼓励一次。蒋晖回答问题了,杜邦豪举手回答问题了,何文豪举手回答问题了,窦一博回答问题了,王超洋回答问题了……
我知道,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看到他们能都用心去思考,只要专注了,就会进步。
有老师问我,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说实话,没什么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家都注意听讲,我个人认为,讲多少是不重要的,讲多深也不是多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讲了一点学生是不是都掌握了。我目前的情况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在研究课堂的流程设计上,而是班级管理,把更多的思考都用在了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让学生懂得学习习惯,做到老师的要求。无论课堂的形式怎么样,最核心的还是用管理的手段来体现,我到现在还没有认真研究过教学参考书,上课时用的教案也都是从教案书上抄的——我是有史以来最认真最有价值的抄写教案。没什么花样,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
还有老师问我一些关于课文学习时候的怎样提问题,我目前还没有考虑这样的教学内容问题,不过是按照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词语训练,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训练,也没有归纳核心问题,目前的一年级,我觉得词语训练是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句子训练,因此我的课堂提问相对都比较简单,通过简单的训练让更多的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一种成就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等他们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我再进行深层次的提问和思考训练。
今天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一个重要的起点,那就是要借助今天的效果,让更多学习不专注的孩子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