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这是我们的责任作文

2018-08-22 
这是我们的责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其实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只要我们不去压制不去束缚;其实每个
 

这是我们的责任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其实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只要我们不去压制不去束缚;其实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只要我们善加引导。

                                       ------ 题记

这几天,细细品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收获颇多,感叹颇多。用雷夫老师的话说: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我身为一线语文教师,顿感肩上的责任沉重起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终身阅读习惯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追求的教育理想,更是我们的责任。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任教于农村。众所周知,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城里的孩子差距较大,有“书香”氛围的家庭很少,家长只顾奔波生活,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就是关心孩子学习,也是表现在口头上。另外,一般农村的学校也没有像样的图书室,就是有也不开放,学校的图书室,书比较陈旧,阅读制度不够完善,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难道这就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推卸责任的理由吗?当然除了这客观原因,还有部分些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由于忙于教学进度,应付期末考试,只重视支离破碎的基础知识训练,作文只练习书上有的题目。从低年级至高年级,班班如此,恶性循环,忽视学生阅读及阅读知识面。经常有这种现象,课文讲完了,学生还不能流畅地朗读,个别后进生句子还读不通顺。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去读书,用自己的读书行为来带动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书籍的朗读。中国教育界有句老话: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我们可以不去考证这句话的正确性,但它蕴含的起码道理我们应该要懂:为人之师,我们要比学生具备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教师与其天天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读书呀、读书呀、要多读书呀,不如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读书。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老师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还有我在与家长和学生的接触中,都反映出一种“以作文为主”的狭窄读书思想。“我们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啊?家里的作文选一大摞呢!”诸如此类的说法。家长希望孩子能写好作文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岂不知效果却适得其反。不管是为了写好作文,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决不是为了作文而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足以影响人的心灵。正像朱永新先生说的那样,“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最重要的途径。让广大家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认识的误区,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去课外读海中“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身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这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农村中小学,挤占学生的阅读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会让学生在阅读时间背数学概念,记数学公式,他们会在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册,每天连学生固定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我不知道身为老师,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最后卷纸上的分数吗?身为教育工作者,身为一线教师,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

雷夫老师说:“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课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我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终身阅读习惯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追求的教育理想,更是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