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效 预习为先
开学初拿到课程表,数数我的语文课才八节,时间这么少,怎样才能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出高效率呢?是以老师为主导,一言堂的传统方式?还是逐渐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不敢贸然行动,还是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导入,读课文,分析词句,谈感受,拓展延伸,每一步我都走得小心翼翼,越是小心,学生规规矩矩,对于我的问题举手回答者寥寥无几,是我问的问题太难了吗?应该不会,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课后题所延生出的小问题,我明明看见学生的目光涣散,提不起一点兴趣。
改,必须得改,到底该怎么改,我的心中还真是没谱。但有一点我还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预习。学生进入了三年级,不仅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由扶着学生走路,变成牵着手走路。让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从预习入手。
和搭档陈老师反复商量,确定了预习的内容:读熟课文,自学写课后的生字,试着解决课后的问题,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读熟课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自学课后的生字是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三年级的课后生字明显比二年级多,也显得难了许多。班级阅读我们已经开展了两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识字方法,如果拿到课堂上去学的话,时间不仅不够,一部分孩子还吃不饱。
试着解决课后的问题,这一步可能是预习最难的一个环节了。课后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最精髓的地方,理解也是最困难的。它要求学生要重新深入的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地思考。
记录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学贵有疑,把自己困惑记录下来,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根据预习提示,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做,针对每一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又进行了讨论,一节课,四十分钟还不能完成一课的预习,学生做起来很慢很慢。不过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