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平台
现在的网络真是方便快捷,坐在家中可尽知天下事,需要什么资料,鼠标一点就能查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了。但是,在十几岁的学生心中,上网能干什么?或许大多只是打打游戏,聊聊天了吧。遇上一些个不能自控的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惹得老师无奈,家长叹息……
这样的例子真是多得很,难怪有些家长视“网”如洪水猛兽,谈“网”色变:要么大声呵斥,要么下个死寨子——你要敢去上网,看我怎么怎么样你。其实网络就像是一把刀,就看你是用它来伤人呢还是用来切菜营养自己,可叹的是现在大多学生看到了它伤人的一面而不知道去大加利用。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慨?缘于昨天晚上我们班两位同学。
晚自习开始了,教室里空了两个座位,其中一个有人捎假,说是肚子疼不来了,另一个没人知道他是什么原因。我想,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吧,表示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也好以后能融洽和谐地相处。于是,我给请假的学生打电话接不通,又给另一个打,打通了电话:“小高在家吗?”
“他没去上学呀?”电话那头传来吃惊的声音,伴着焦急,“我刚干活回来,还没见人呢,……”
“你别急,你家不是和小博家离得近吗?他也没来,说是有病了,看他俩是不是在一块儿。”我赶紧安慰。
“那好,我去看看,一会儿再联系吧。”
电话挂了之后,我继续上课,但心思总也不能安定:家里人不知道他干啥去了,莫非是去了网吧?
晚自习第二节刚上课,有同学说:“老师,外边有人喊你。”我安排之后,走到教室外一看:两个学生,两位家长在那儿。其中一位家长立即说:“说吧,给你老师说说你们在哪儿,为什么不来上课?要不是你老师打电话,我们还不知道呢?”
两位学生不吭声,头低着站在那里,一副犯大错的样子。
“是不是到网吧去了?”我问。
“放假那两天,我们去走亲戚,就在网吧里找到了他,他说再不去了,就相信了,也没打他,没想到今天旷课去那里,你是想怎么着啊?……”说着,那位家长哽咽开了。
是的,没有比这更伤心的了,恨铁不成钢。再加上他们家庭情况的特殊,这孩子怎么就能让他妈宽一下心呢?
另一学生的家长也是数落孩子的不是,说谎、要钱,言语中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愤慨。……一番沟通之后,两位学生跟着家长回家吃饭去了,说是到家进行再教育,第二天早上不耽误来上课。他们走后,我却想了很多……
我曾在班里告诉过学生如果你想上网,请你注意一下老师的博客,到里面转转,留下只言片语,咱们可以沟通交流,相信你会喜欢上在那里写文字,喜欢上那里的每一篇文章,也希望你想上网时能在那里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不是沉迷在虚拟的游戏之中。我知道易疏不易堵的道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如果只是强制他们不能上网,虽然说时没人吱声,但又有几人能服从命令呢?恰当的做法只能引导,把网络里积极优秀的方面呈现给学生,或者是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注意到美的好的方面,而不去关注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方面。正如一个人的心灵充满真善美的时候,那假恶丑就无法藏身;在上网时,当学生的眼光关注在学习上时,无聊的游戏就会淡出他们的视线。当然起初一段时间一定会有点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孤独思考坚持后会有所改变,甚至会慢慢喜欢上在网络上学习,不信,就请你试试看。
网络是一个工具,希望这里能成为我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