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站姿最挺拔》是三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一课。挺拔的站姿是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和基础,能对学生坐姿、走姿产生重要影响。站姿训练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站一点也不陌生,在上学前,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有简单的要求。上学后,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对此进行训练。但同学们的站姿不一定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站姿的要求,不知道站姿对塑造优美仪态,改进人的精神风貌的意义。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了解标准规范的站姿,促使学生良好站姿的养成。我首先告诉孩子:得体、规范、优美的站姿不仅给人以体态美,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接着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中谁的站姿规范优美?谁的站姿不得体?为什么?”进入活动环节。
活动一 畅所欲言
这个环节,就挂图中学生的不同站姿展开讨论,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有的说“小明站姿规范显得很精神。”“小花站姿规范看起来很优美。”“豆豆咧着嘴巴、红红的脚是里八字太难看了。”还有的跃跃欲试。体会到站姿对人精神风貌的影响,激发了孩子学习站姿的积极性。
活动二 规范站姿
引导总结规范站姿应做到:
1 头正,目光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2 颈直,双肩展开,忌左顾右盼。
3 挺胸、收复、提臀、立腰。
4 双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5 双腿并拢,两脚成“V”形站立。
活动三 我的站姿最挺拔
活动中请同学们按规范站姿分组练习,互相评议。然后小组推荐同学到前面示范演练,大家再评一评。我也适时给大家示范,边示范边说出规范站姿应做到的五条。坐在前排的范家伟同学情不自禁地说:“老师你都会背了!”全班的孩子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也纷纷起立学着我的站姿,我兴奋着!激动着!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示范,竟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练习的积极性。
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
教师的示范性特征,几乎表现在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提出要求时,为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使小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都先做示范。特别是在必要的例题讲解,实物演示,实验操作以及在音、体、美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此外,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也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效果,是巨大而持久的。 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言教,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几十双眼睛时刻在关注着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以示范。
总之,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