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书包还没顾得放下,就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妈,我今天特别想你,你想我吗”她问。
女儿的态度让我受宠若惊,心里一股热流涌动,忙不迭地说:“想,妈妈当然想了,还没洗手吧?快去放书包、洗洗手、换拖鞋睡衣!”
看到女儿没洗手,我又控制不住想要啰嗦了,但女儿没像平时显出不耐烦,而是很配合地答应了一声,脱下的鞋也没有乱扔。
换过睡衣的女儿,没有象往常那样掏出手机玩游戏聊QQ,而是主动到厨房帮我择菜,还和我聊起学校的事。
她说,班主任老师今天在班会上讲了她和父亲的事,她很感动。在老师父亲生病那年,年轻的她因为忙很少陪父亲。一天晚上,父亲叫她来谈话,她因为有事还不想过去。那天晚上,父亲对她讲了很多话,她也没放到心上。没想到,第二天她的父亲就突然去世了。
老师非常后悔,后悔没有多抽出时间来陪陪父亲。这是她一生最愧疚和后悔的事,但却无法挽回了。
女儿说,老师说到这里非常伤感,全班同学都被感动了。
老师说,你们平时要多多体谅父母的辛苦,要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日子,不要太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不理他们。还有,最要理解和体谅的是母亲,有的母亲已经到了更年期,女人的更年期容易出现很多症状,比如烦躁、易怒、失眠、出虚汗、抑郁等。当你们为了一点小事和妈妈顶撞赌气时,你们想到她们的情绪了吗?同学们要记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别拿青春叛逆当借口!
女儿说,听完老师的话,她觉得很有道理,班上有一些很皮的孩子,不爱学习还爱惹事,害的家长常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他们自己却无所谓,为什么不为家长想想,让他们少操点心呢?又联想到她自己,有时在我们给她提建议时态度蛮横,说话不讲方式,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只觉得被束缚不自由。其实,只要多沟通交流,采用合适的方式,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从内心里十分感激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上了珍贵的一课。其实,这些道理我平时也常给女儿灌输,可是感觉她总听不进心里,有时甚至拿来调侃一番。而老师的一席话,却可以让她开始从内心反思自己。也许这一次的教育远远不够,但我看到了老师的努力,看到了孩子在慢慢成长和进步。
现在对于青春期问题研究的文章很多,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青少年的成健康长确实需要我们适时进行疏导和教育,安全度过青春期。但是,由于舆论媒体的影响,似乎都在为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正常性、合理性找理由,给孩子的思想发展造成了混乱,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误区,那就是:青少年叛逆理应如此。似乎不叛逆反而不正常了!
记得听一位老师朋友介绍,他的一位学生在学校屡次违反校规,老师采用了许多办法都不奏效,后来请了好几次才请来孩子的父亲,本来想家校联合来帮助孩子,可是孩子的父亲却不在乎的说,孩子青春叛逆期嘛,犯点错误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搞得老师很无语。其实,家长对老师说孩子是由于“青春叛逆”而违纪,是在为孩子开脱寻找借口,可是,这个借口无意之间却成了孩子多次违纪的理由
有些孩子在家里冷漠自私、唯我独尊,对父母长辈缺乏应有的尊重,言语粗鲁,态度蛮横,不愿去理解和关爱父母,不高兴了就一摔门进自己的房间,对家长不理不睬,烫头染发、衣服非名牌不穿,还有的为一点小事竟离家出走,不考虑父母会面临怎样焦急痛苦的心情。他们的解释竟是:“我们现在是青春期,理应叛逆!”,“你们大人都说了,我们正青春叛逆期啊,你们应该理解我们,你们应该顺着我们。”
这种现象要值得重视,如果照此继续发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孩子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误认为自己很正确,会继续自己的错误,致使自己犯的错误越来越严重,小错铸成大错,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在此我想提醒大家,不应对于青少年青春期叛逆行为过分开脱和维护。我们家长应该在多方面寻找原因,找到孩子行为的根源,进一步引导孩子切实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自己确定自己下一步怎么做,然后在必要的时候结合学校老师经常予以督促和提醒。
让我们的孩子懂得言行文明,明辨是非,勤奋好学,是当代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和修养,我们有责任培养他们勇于为社会和家庭负责,勇于为个人行为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明白,青春期不应该成为自己犯错误的理由,别拿青春叛逆当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