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
—女儿给我当老师(十四)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弹拨乐器,用它弹奏出的曲调含蓄而富有内涵。有点外露而奔放、有的沉稳而缠绵、有的粗矿而强悍......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气息与地域风情。它是新疆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的一下第十五、十六自然段,想想这段话中的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中的哪个情节?
阿肯没有再说话,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板书: 雄浑激昂
低回婉转 —— 凄凉
音韵铿锵 —— 悲壮
如泣如诉 )
王子自告奋勇、誓杀瞎熊。而瞎熊很凶残。大家阅读一下第2—4自然段,仔细体会。
(板书:聪明 勇敢
狡猾 )
冬不拉 既是人名,又是一种乐器名

本文需要掌握的生字
筹 禀 匕 剁 酱 冥 铿 锵
好词
心急如焚 一筹莫展 自告奋勇 小心翼翼 坐卧不宁 冥思苦想 如泣如诉
泪如雨下 依恋 狡猾 隐蔽 凄凉
同义词
性情 — 性格 隐蔽 — 躲藏
反义词
担心 — 放心
词语解释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好句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在一条通往夏季牧场的小道上,发现了瞎熊的足迹。
它用鼻子在地上仔细地嗅着,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直走到放捕兽夹的地方,用前爪小心翼翼地将伪装拨去,又将捕兽夹周围的土轻轻扒开,然后找来一根大树枝朝捕兽夹乱捅。
这段话中“仔细”“小心翼翼”“轻轻扒开”等词语细致地刻画了瞎熊的动作,说明它确实十分狡猾,也从侧面照应前文,点明了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它都没有成功的原因。
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又射出一只利箭,正中瞎熊的前胸。
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瞎熊危害人畜,王子自告奋勇除熊。
第二段(第4—7自然段):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
第三段(第8—17自然段):国王搜索王子未果,老牧民阿肯用乐器为国王讲述英雄的故事。
第四段(第18自然段):“冬不拉”的来历。
课文讲述了机智勇敢的王子献出生命为民除害的故事,赞扬了王子勇敢机智、不畏牺牲为民除害的精神,也让我们了解了“冬不拉”的来历,感悟到哈萨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