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站在巨人的肩头向上看作文

2018-08-09 
站在巨人的肩头向上看455000安阳市德隆街40号南关小学徐文祥(会员号E015)读书要有一定的高度。首先是阅读内
 

站在巨人的肩头向上看

455000   安阳市德隆街40号  南关小学  徐文祥(会员号E015)

读书要有一定的高度。首先是阅读内容的高度,其次是读书思考的高度。读书对个人成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共识。然而,如何在读书方面有提升,对个人能真正有所帮助呢?近来做了一次读书征文的评委,在读过大量的征文之后,我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加上前些时候一直思考的问题,颇有点话想说。

首先是关于阅读的内容,读书就要读那些经典的书籍。如今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选择要读的内容很重要。读书,有着不同的层次,读经典有时候是很需要心境的,甚至需要耐得住的寂寞,而不只是一种娱乐消遣,适合娱乐消遣的书基本上是对我们的成长没多大帮助的。而阅读经典的时候,我们往往又是一种仰视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对我们的学习也是一种阻碍。我们阅读经典作品,就等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应该有一种高度去思考问题。

多数老师读书依然是一些基本技巧方面的,基本上还停留在浅阅读层面。书读了不少,却带不来深入的思考,连最基本的平等对话都很难达到,这是很危险的。许多书就是一些毫无价值的,甚至许多老师自己也都在实践着的,这些书的作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又怎会给我们带来有价值的东西呢?

其次,从老师们写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老师们已经开始读了,并坚持写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有不少人在叙述情节内容,在叙述了故事情节后用一段话谈自己的感受。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写,只是写多了就很像是小学生写的所谓“读后感”了。这说明了老师们在思考方面还是不够深入的,也是没有展开更广的思路去审视自己的阅读与实践的。更多的老师写出来的文字只是对别人做法的肯定与认同,好似是一本书的推荐词,连最基本的个人观点都没有,甚至看不到自我的思考和评价。

古人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不是做别人思想上的奴隶,应该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任何一个理论和思想的形成,都有它的时代背景,都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把它们放到我们自己的实践中去思考,检验。我们读经典不要迷信经典,不要把权威和专家神话,绝对化,更不能无条件的肯定。

我也看到了一些老师写出来很好的文字,他们读书不只是在读别人的文字,重要的是他们从书中得到了启发,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有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够写出自己的故事,我个人对这样的文章是喜欢的。如果读了一本书,总是在重复别人、概括别人的观点,甚至连篇累牍的从文中摘录许多的句子来写分析,缺少了对现实现象的剖析,连最基本的结合教育教学乃至个人对人生的思考感悟都不见,这是没有意义的阅读,更谈不到这些书和文字有什么真正的价值。我很欣赏来自苏州的陈宇老师在写了一篇文字之后的那个小后记:“我先生看了我的‘感动’,很不识相的来了一句:怎么连个名家的引用都没有啊,人家的论文后面光引文出处就十几行呢!哼哼,他一介凡夫俗子,哪里知道真心的感动是不需要引用的!”

当然,我还要对那些极少数高层次阅读的老师们说,我们读思想家的经典书籍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已经是很好了,但我们往往很多人都是在向下看;站在巨人肩膀上去思考问题,看自己脚下也算是好的了,因为这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来思考问题。读经典不是只对巨人的思想进行概括叙述,抑或是掐头去尾的断章取义进行理解分析,联系一下自己的实践也不只是那几句皮毛层面的评价。

更多人的阅读并不能达到这个层面,一些真正有点想法的却又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别人已经说过的话,最多也只是别人的一种诠释,一个小小的注脚。我们的头顶上是天,要仰起头向上看,要敢于向更高更深刻的方向去追问,做一个有独立见解的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不难,只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又只有那些真正的经典才能启发我们。

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针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识性的本质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我们之所以做不到这一点,主要就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读到能够给我们这样思考和启发的书。我们要进步,就要敢于挑战,挑战自己的思想高度,挑战巨人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的突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