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大王”—奶奶 和爸爸妈妈回来,已经晚上七点多了。我们来到家,推门进来,却一片黑灯瞎火。我打开客厅的灯,却不见奶奶的影子。咦?奶奶呢?我奇怪极了,赶忙四处找。厨房没有,厕所没有,卧室没有,书房屋也没有,奶奶去哪儿了呢? 我看看楼上,奶奶是不是去倒垃圾了呀?没有在楼上。这下,我们可急了,到处找了起来。我边找边喊:“奶奶,你在哪儿呢?”这时,阳台上响起了一个声音:“在阳台呢!”我跑到阳台一看,原来奶奶在这儿呢。我问奶奶:“您为什么不开灯啊,这黑乎乎的多难受!”奶奶说:“省电啊!”天哪!省电!哎,这就是奶奶的脾气:节约。 说起奶奶,她可真是个“节约大王”。一双大大的眼睛,视力却差得惊人,眼角的鱼尾纹显得她格外慈祥,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显得格外精神,围着一条三十多年的围巾,身着刚参加工作时的古董毛衣,距今50多年,就连那鞋子,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奶奶的节约,可真是“远近闻名”。我们有时也无可奈何。比如那一次: 那天晚上,我和奶奶在家,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就两个人吃饭。我和奶奶正吃着,突然奶奶站了起来,“啪嗒!”一声,把灯给关了。我奇怪地问:“奶奶,把灯关了干什么?”奶奶说:“反正菜都吃完了,喝汤闭着眼又喝不到鼻子里去,电省一点是一点,干什么都要讲节约,知道不?毛主席就讲,勤俭节约,你现在浪费这一度电,得要发电厂的很多功夫,还要煤,煤从哪里来呢?要挖吧?挖煤工人怎样才能挖呢?得要食物和水等东西。这要从哪里来呢?就要农民种出来……” 我见奶奶无休止说下去,就打断奶奶的话,说:“奶奶,您先别说,我给你出个主意,特省电!” 奶奶兴致勃勃地问:“什么办法?” “咱们家把电掐了,一个人带一个挖矿的那种头灯,走到哪里,只照到眼前的地方,最省电,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也不用开关灯了…….”还没说完,我和奶奶都大笑了起来。 奶奶不仅节省电,其他东西也是“如视珍宝”。苹果烂掉一半,早就该扔了,可奶奶却把烂的一半削掉,“喀嚓咔嚓”的吃起另一半来,还边吃边说:“你看,这不好好的吗?扔掉了多可惜,这是钱哪!” 一件有许多许多洞的秋衣,早就该换了,可奶奶却拿着针线,缝一缝补一补,又穿了起来。还说:“你看!这不挺舒服的吗?人们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要节约,这些东西都是用钱买的呀@!不节约怎么行呢?”哎,爸爸妈妈给她买的很多新衣服只好躺在柜子里睡大觉啰! 奶奶可真是一个“节约大王”啊!她的节约也让我不知不觉养成了不浪费的习惯,你瞧,我吃饭从不挑食,也不会乱丢乱扔,这惜福惜劳的习惯还得要归功奶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