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昆虫记》
【绿蚱蜢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非常熟悉而又常见的昆虫,时常在田间地头捉来玩耍。更有甚者,逮来许多只后,用一根长草茎穿了放在火中烧烤。也许你不相信,胆大的男孩子是敢烤熟后吃了的。我就亲眼见过。因为此种原因,在懂事后读到由于蝗虫的猖獗活跃而造成的重大灾害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和难以置信。最多承认是由于蝗虫数量过多,团结一致所取得的胜利。
然而在《昆虫记》中,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观察发现的眼睛,用生动客观的文字逼真的描述了绿蚱蜢的凶狠与凌厉。法布尔将其称之为“猎手”!法布尔的笔下尽显了绿蚱蜢的凶猛与厉害,并同时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猎手”的生活与婚恋情况,让人在惊叹之余倍感妙趣横生。】
——前记
《昆虫记》里的绿蚱蜢让我时时不能忘记。昨晚睡觉前,叫来泽宇与我共同品读与探讨。法布尔的文字是很优美的,加之此本《昆虫记》属纯文字版本,且字体很小。我选择了给孩子绘声朗读的共读方法。
夜已深了,蝉鸣声止。整个白昼,它们饱尝阳光和炎热,尽情欢畅不止,而夜晚来临,它们要歇息了,但是它们却常常被搅扰的无法休息。在梧桐树那浓密的枝杈中,突然会传来一声如哀鸣般的闷响,短促而凄厉。这是被绿蚱蜢突然袭击所惊扰的蝉的绝望哀号;绿蚱蜢是夜间凶猛凌厉的猎手,它向蝉扑去,拦腰将蝉抱住,把它开膛破肚,掏心取肺。欢歌曼舞之后,竟是杀戮。
泽宇被文章开头就制造出紧张的捕食场面深深的吸引。开膛破肚,掏心取肺的描写让孩子在绿蚱蜢的残酷里震惊的同时也想起了蝗虫灾害。“妈妈,难怪整批的蝗虫过去,一大片庄稼就成了光秃秃的土地。原来,蝗虫这么厉害啊!”“是啊,它是凶恶之极的昆虫”我点头说道。
法布尔是很想捉来绿蚱蜢进行观察研究的。但经过一番磨难后只逮到了两对绿蚱蜢。幸好去年夏天的绿蚱蜢到处可见了。不用出狭小的园子,就能捉到它们。“好运总是要先捉弄一番,然后才向着坚韧不拔者微笑的。”法布尔在文中用富有生活哲理、耐人寻味的话语来说明好事总是要多磨的。
自六月份起,我便把我所捉到的足够的一对对绿蚱蜢灌进一只金属网钟形罩中,下面是一只瓦罐,铺了一层沙子作底。这漂亮的昆虫简直棒极了,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它体形优美,身轻体键,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我因捉到这样的一些俘虏而洋洋自得。
捉到很多的绿蚱蜢,法布尔为以后的观察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反复的给泽宇读了几遍这段文字,被作者对所捉的“俘虏”细致的描写而折服。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在我们眼里极其普通的蝗虫,在法布尔的笔下变成了优雅美丽的女皇。
绿蚱蜢是不屑吃蜗居叶之类的素食的。那到底是捕捉哪种活食呢?在破晓的十分,法布尔终于看到进攻蝉的屠杀场面。
我甚至见过胆量过人的蚱蜢蹿起追扑晕头转向乱飞逃命的蝉,又如在高空中追逐云雀的苍鹰。与胆量过人的蚱蜢相比,猛禽略逊一筹。苍鹰是专攻比自己弱小的动物,而蝗虫类则相反,攻击比自己个头大得多,强壮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场个头相差许多的肉搏的结果是小个头必赢无疑。
我问泽宇:“为什么说苍鹰比蚱蜢还要稍逊一筹呢?”泽宇说:“因为蚱蜢虽然比苍鹰的个子小,可是他的对手都是比自己个子大的动物。所以,蚱蜢是要比苍鹰凶狠厉害的。”是啊,绿蚱蜢实在是一个胆大的暴徒。
绿蚱蜢就像英国人:它非常喜欢浇上果酱的牛排。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一抓住蝉,就是开膛破肚的缘故:肚子里装着裹着果酱的鲜美肉食。
蚱蜢是个嗜食昆虫者,这个蝉的侩子手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需用素食加以调剂。吃完肉喝完血之后,还要来点水果什么的,有时候,实在没有水果,来点草吃吃也是可以的。
法布尔赋予绿蚱蜢灵活的人性。在绿蚱蜢吃食的方面,它运用了幽默诙谐的语句,让人读来忍俊不已。在作者优美的文笔里,孩子知道了绿蚱蜢的喜食与嗜好。
螳螂会吃掉自己的情侣。绿蚱蜢不是食物匮乏才一起去的同伴充饥的。不管怎么说,凡事身有佩刀的昆虫都有不同程度地伤残同伴为食的癖好。
我刚扔进笼子里一片梨,一只飞蝗便立即霸占上了。因为怕别人来争抢,它就踢腿蹬脚,不让别人过来抢它的美食。它吃饱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后者随即也霸道地占着梨片。笼中的食客就这么一个一个地飞上去占上一番。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便用大颚尖挠挠脚掌,用爪子蘸点吐沫擦擦额头和眼睛,然后便用爪子抓住网纱或躺在沙地上,作沉思状,悠然自得地在消食。
虽然《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法布尔却用十分轻松自然的语句用拟人的手法,把飞蝗吃食的场景写得绘声绘色,趣味十足。反复读了一遍,与泽宇想象吃饱后飞蝗的模样。实在想笑!读到用爪子蘸点吐沫擦擦额头和眼睛,泽宇说他想到了蜥蜴,泽宇说蜥蜴不会眨眼睛,会不时的用舌头舔舔眼睛呢!
夜幕降临时,绿蚱蜢们闹腾的最欢。雄性的绿蚱蜢用触角向磁性绿蚱蜢示好。这是爱情的季节到来了。
热恋的情侣面对面,用各自柔软的触角互相试探。它们仿佛两个用花剑互击来互击去以示友好的对手。绿蚱蜢的爱情是神圣的,它们组成一幸福的个小家,繁衍着自己的后代。泽宇在我读到绿蚱蜢的爱情时,笑了起来。孩子已经懂得了生命成长繁衍的过程。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要婚恋、繁衍、死亡。
读完全文的时候,问泽宇感到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哪里。泽宇说:“绿蚱蜢捕食蝉的残酷场面,绿蚱蜢对食物的搭配和嗜好,还有绿蚱蜢后来的像人一样的也有爱和家呢。”泽宇很有兴趣的与我谈论着心里的感受。我告诉孩子,法布尔写《绿蚱蜢》,就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和细节。而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能将这种知识类的文章,用如此细腻的笔法表达出来。让人感到生动有趣。
法布尔把昆虫赋予了人性,让我们感到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它带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美感、趣味、以及思想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