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之所以摘录这篇文章,是被张局长对新教育的深刻解读和追随所震撼。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想法、有作为的领导,在人们越来越现实的今天,提出理想,让我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是不是,某一天,某些人,一定能擦亮星星的眼?是不是,滑县教育的春天,已经不远!
走 进 新 教 育
滑县教体局 张荣照
三年前,重返教育。离开教育二十年,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暗自有一种知识欠缺的危机感,为此,读了不少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和书籍,这其中就包括朱永新的《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文集》,对朱永新和新教育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书面的,直观的了解缘于河南省新教育领军人--焦作市教科所的张硕果老师:2013年1月13日在新区和2014年5月23日在县进修学校作的两次《走进新教育》报告,以及2014年3月18日新教育种子教师孟州的现场会。
新教育是一种教育实验,一种教育改革实验,一种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系统理论支撑的教育改革实验。这种教育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改革,这种教育改革有自己的思想导师,有自己的一大批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都是义工),理论--实践--理论,每年年会的主题报告所提出的新理念都给人以醍醐灌顶的感觉,直指事物的本质,从哲学的高度析缕分条地解析教育实践。如2014年主题报告 《艺术教育“成人之美”》其中一段对艺术的解析: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着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游戏则是连接儿童与艺术的最佳通道。研究发现:儿童幼时的游戏程度,直接决定其成长的质量。因为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线条、声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没有艺术和游戏陪伴的儿童,是孤独不幸的;没有艺术和游戏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如果一个孩子丧失了内心的艺术本能,人性意义上的“死神”就会降临。
一年一个高度,一年比一年深刻,从本真的角度指引着新教育重新演绎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神话。从2002年提出到现在12年时间风靡全国,拥有了千千万万的追随者和实践者,其巨大的影响力彰显的是其巨大的魅力。以往的教育改革都是注重的课程的改革,新教育注重人(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改变,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将有利于生命成长作为教室设置、课程研发、管理创新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到了教育的本真,实现的是高素质和高成绩的双赢。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2007年,因为新教育实验,朱永新被评为“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教育改革,放飞梦想。强调教育者的反思,诉诸被教育主体的心灵追求,为打破教育异化和矫正扭曲的教育改革做出了有力探索,被称为发于民间的新希望工程。”作为新教育的发起者朱永新,已成为全国新教育的精神领袖,他是一位政界官员,他更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当代最杰出的的教育家。他富有激情,怀揣新教育之梦,是位坚定地理想主义者。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他曾引用过的美国诗人谢尔·希尔菲斯坦的《总得有人擦星星》: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又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这首诗道出了朱永新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和对梦想坚定的憧憬。
参加新教育年会是一次感动、一次心灵充电的机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再提出“理想”总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好像是位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是那样的孤单、另类、茕茕孑立。7月12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四届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我们滑县一行12人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1600人来自天南海北:北京、重庆、天津、江苏、浙江、山西、山东、陕西、贵州、河南、河北、四川、安徽、内蒙、甘肃、湖北、福建、吉林、广东、宁夏、甘肃、江西、黑龙江、湖南......这些人员都是自发的,非行政的力量,皆源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参会的绝大多数人对新教育充满了向往,他们起码都是位理想主义者,“新教育实验”就是这种一种聚集了一群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的教育实验及其共同体。望着参展的连绵车队,我顿觉不再孤单,全国有梦想的教育人大有人在!更何况参会的资格是那么的不易取得,能参加这次盛会是多少怀揣新教育之梦的人梦寐以求却难以实现啊!
在会议期间,我有幸与朱永新教授多次近距离亲密接触,交谈并合影留念。他是位大师,却又那么平易近人,与每位攀读者亲切交流;他是为副国级官员,却又那么率真随和,与每位相邀者合影留念;他是国内顶级专家,却时刻手执笔记本,记录下每句对他有触动的的发言。他仁爱、睿智、宽厚、热忱,国字脸、浓眉大眼,与孔子的画像相仿佛,使人不由得联想到,朱教授不就是当代的周游讲学的孔子吗,若干年后,他的教育思想和行走方式,必将大大影响中国现在的教育行程,必将大大改变无数中国学生的命运。这是草根教育,来自于民间,然而,决定历史走向的不正是自来民间的力量?
“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其实,新教育实验是最简单的,不管学校条件好坏,只要你从点点滴滴身边的小事做起,信手拈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新教育科研,但新教育实验又是最难的,它需要理想、激情,更需要坚持、实践,你无法急功近利,任何一位教师、一所学校,只要你愿意并坚持去做,都可以成为新教育实验的成员。
学后反思,我认为新教育切合了滑县教育的现实,主要体现了以下六个方面:实施新教育,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新的新举措,二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手段,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抓手,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五是凝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的新章法,六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新策略。在部分学校试行新教育实验,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已具备。天时 :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地利:贴近老师、学生、学校、家长,解决实际问题;人和:社会、学生、家长所接受所喜欢。
借鉴外地经验,滑县新教育行动应实施以下策略:守住一条底线--让制度成为行动的约定。选择一个榜样--让榜样言说新教育的精彩。抓好分层培训--让先进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实践。开展系列活动--让活动成为我们的庆典。打造网络平台--让网络成为为我们精神的家园和成长的摇篮。
“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你就无法具体想象;有一种感情,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感受; 有一种感动,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理解人生的真谛。” 我坚信滑县的近万名教师中不乏怀揣梦想者,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不甘平庸者,会不断地走上新教育之路,在路上,会看到无数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