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出游《四》--青岛日照
七月末,我们全家随着旅行团到青岛日照看大海。
汽车一晚上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扒开窗帘,迫不及待的想一睹大海的风采了。
“怎么还不到啊?都是树,看不到大海呀?”睡在上铺的女儿急噪的嚷嚷着。导游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微笑对女儿说:“别着急,四十分钟以后,你就能看见大海了,你呀,不妨再睡会儿,实在不瞌睡,就看看风景吧!这里绿地比郑州的多多了!”女儿不再喊了,安静了许多。
随着车轮的转动,窗外的绿色一如既往,似乎没有给地面任何外露的机会,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木。女儿看着看着,又有问题了:“妈妈,您看,怎么没有庄稼呢?不种地,他们吃什么呢?”我还没接话,导游回答了:“这里属于海滨城市,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都是依靠大海生活的,大海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海产品,也带来了旅游的巨大财富,在这里,有‘干三个月,吃一年’的说法,就是说在夏天,这里的人们是很忙碌的,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了!”
吃过早饭,我们先来到了位于日照的一个灯塔景点,这里看到的大海很安静,尽管旅游的人熙熙攘攘,它仍像一个熟睡中的孩子,脱了鞋子,走过沙滩,站在海边,海水就主动的过来亲吻你的脚丫,很温柔,很舒服,让人有一种温暖的感动,原来大海这么美!
眼前的大海真的是只能用一望无际来形容了,我们坐上冲锋舟,向大海的中心冲了四十分钟,居然看到的还是天海相连,冲锋舟停下,我们都站起来狂叫:“大海,我来了!”此刻,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什么烦恼都不存在了。把手伸进大海,海水贪婪的“舔”着我的手心,闭着眼睛,船随着海浪轻轻地摇晃着,感觉像神仙一样。
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品尝着渔家的饭菜和美味的海鲜,我更渴望投入大海的怀抱,去领略大海的无限魅力!
吃过午饭,猫爸负责儿子的午觉问题,我和女儿则随着导游一起去享受在大海里游泳(说玩水更恰当)的乐趣了。
在海边给女儿选了一套火红的泳衣,下摆有一圈莲花的造型,穿起来真是好看。还有一个蓝色的游泳圈,安全重要,对于猫猫这个不会水的“旱鸭子”,游泳圈是唯一的保障,因为我也不会游泳。换好泳装,女儿疯了一样跑着就奔向大海了,正好赶上一个海浪,一下子把小丫头打翻在沙滩上,好在是浅水,这个不服输的丫头站起来,不顾我的呼喊,只顾自套着游泳圈就跑到海里玩去了。
我只能站在沙滩上着急的看着她时隐时现的身影,海里的人太多了,有时我盯了几分钟以后人家一转脸,居然不是我的猫猫。我开始大声地喊猫猫上来,也小心翼翼的下水试验海水的温度,啊,这么凉,这丫头怎么还不上来,可急死我了。旁边有个当地拣贝壳的看我声嘶力竭的直吼,拉着告诉我,不要叫了,孩子听不到,在海上声音传的特别近,顺风会好点,不顺风十米就听不到的。再说,深海处有护网,孩子根本不可能到深海去玩,浅海里有许多管理处的救生员,一般不会有危险。听了这些,我稍微放松了一些。
再一次慢慢走到海里,看着海水渐渐淹没我的脚脖、膝盖,觉得海水不再是刚才的冰凉了,又接着往里走,水很快淹没了上身,啊,居然不那么凉了,难怪这个小猫猫不怕凉呢!正想着,一个浪头打过来,海水击打到了我的脸,咸、涩、苦,突然明白了《鲁滨逊漂流记》的生存环境是多么的艰苦了!
看看,那个小猫猫,两个胳膊夹着游泳圈快活的在海面上漂呢!一会儿还往前扒拉两下,一会儿又仰起头往后划拉,看样子是在模仿人家游泳呢,那神情好不自由自在,满足极了!
大约在水里漂了一个小时,女儿来找我了,我们手拉手仰面躺在温暖的沙滩上,看着蓝天和白云,还有那火辣辣的太阳,女儿的疑问就来了:“妈妈,您说这海里的深度怎么测量?为什么要扯张鱼网在海里呢?宽度怎么算呢?大海究竟有多宽呀?”我想了想说:“扯张鱼网是为了游客的安全,因为那边可能就属于深海了,到那边去会有危险。宽度的测量嘛,妈妈认为用比较麻烦的方法可能就是用一艘船来航行,按照船航行的每小时速度乘以航行的时间,应该可以算得出来吧!不过,科学的方法可能要比妈妈的方法简单的多,这个妈妈也需要学习,回去我们一起找找看,好吗?”女儿又想起在地质博物馆里体验的海啸了:“妈妈,现在看大海很平静啊,为什么会发生海啸呢?”“你怎么忘了,是先发生了地震,才引发了海啸的。大海就像一个人,一般都很平静,发起脾气来是很吓人的,记不记得电视里播放的海啸画面,顷刻间就能吞没整座城市呢!”我将自己掌握的都告诉女儿,此时我只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太窄,看来真是活到老要学到老呀。女儿“忽”地一下站起来,对着大海大声的喊:“大海,我爱你!你不要在‘生气’了,我们都永远爱你!”这次我觉得女儿的声音传的好远……
回到住的地方时,天已经黑了,海边没有蚊子,而且非常的凉爽,在洗澡时,我和女儿同时发现我们的皮肤被太阳灼伤了,沐浴液的滋润让皮肤非常的疼,而且身上留下了泳衣的轮廓,女儿那黝黑的脖子和雪白的肚皮成了鲜明的对比。难怪叫日照呢,就是太阳升起就一直照到落下去的意思,“紫外线可真厉害呀!我终于知道太阳怎么能把西红柿从青的晒成红色的了!”这是女儿在日照对太阳的新认识。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每天上午到各个景点去游览或者去逛海产品市场,下午都到海里去玩,皮肤在晒了两次之后除了变的更黑意外,不再感到疼了,看来皮肤到了一个新环境,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青岛。
由于奥运会很快就要举办了,青岛的许多景点都实行了限制人数,每天接待游客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关闭了。这样我们的很多游览总是受阻,时间都花在路上,也只能在车里参观和了解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了。
青岛的马路很有特点,一个是路名比较经典,全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名字,在青岛的马路都能看到,对游客来说,有一种逛了青岛就像逛了全国一样。另一个特点是道路相对较窄,陡坡较多,所以在青岛的马路上没有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影子,马路上也没有设非机动车道。同时,我们还发现,公交车无处不在,而且站牌上都写着上车一元的提示,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体现。马路上看不到交警,也不堵车,这让我们很疑问。经过导游的解说,我们才知道,青岛的市民只有不到300万,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无论是政府机关和白领,还是私企业主,大家几乎都选择坐公交车出行,这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减轻了道路堵塞的压力。
印象很深的还有青岛的建筑,欧式的建筑各有千秋,圆型和三角的楼顶让人耳目一新,不过这些古老的建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一段痛心的历史。现在,这些建筑经过精心的检修,都还在使用之中,也能显现出中国人的顽强和坚韧了。马路两边看不到郑州那些高耸入云的楼群,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估计绿化面积占整个青岛市的二分之一了,再加上潮湿的海洋气候,夏天的气温始终在30度以下,真是一个绝佳的人类居住环境。
“ 民一食为天”,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吃海鲜了。在青岛,随处可见自主海鲜火锅,超级的实惠,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小的到开锅之前吃的开胃小点心,大到活的龙虾,猪身上的和牛、羊身上的,能吃的都能找得到,还有各种水果供你调剂油腻呢。呵呵,只要你胆大,自己动手,师傅指导,一盘新鲜的八爪鱼让你垂涎三尺,配上绿油油的蔬菜和各个口味的蘸汁,不等咽到肚子里,余香就迫使你接着动筷子了。各种海鲜丸子更是地道到家,惹得一向吃饭较慢的女儿不得不改变风格,狼吞虎咽的啧啧称赞:“美味,美味,实在太好吃了!”不一会儿,海鲜壳足足堆了一大盘,海鲜肉少,重要的是味道,这是爱吃海鲜的猫猫总结的。几次海鲜吃下来,女儿的笑脸看起来都快成圆的了,让我觉得女儿要是在青岛生活几个月一定能再长胖些。
对了,青岛还有一个天后宫,很值得一看。天后宫是纪念妈祖娘娘的地方,许多出海的人在走之前,都会到天后宫来上柱香,祈求妈祖娘娘保佑自己出海顺利。妈祖娘娘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的一个中国女神,传说妈祖娘娘很小就聪慧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测会推算,对于许多后来的估计都得到了验证。可惜的是妈租娘娘只活了23岁,而且终身未婚。这些都让人们对妈祖娘娘又多了几份虔诚。天后宫不收门票,却有很出色的导游为你一路解说,真正对游客做到了有问必答。这点让我对青岛这个旅游城市又多了一份喜欢,相信很多游客在离开时都是留恋忘返的。
在青岛的几天都是阴天,说下雨一会儿就下的特别大,十几分钟以后就晴朗无云了,真像小孩的脸。这海洋气候的影响,让我喜欢让我忧啊。无奈,我们也只好放弃了下海的打算,改成坐船出海了,只有在海上,才能真正领略大海的波涛汹涌,因为即便船停止不动,海浪就能使站在船上的我们东摇西晃,让我们的心情一刻也不能平静。看看远处,有三三两两的大轮船正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航行,星星点点的海鸥偶尔飞过蔚蓝的海水,看起来真像一幅画,真是美极了!
通过几天和大海的亲密接触,女儿的小性子少了许多,也改变了平时和弟弟斤斤计较的习惯,为其原因,女儿摇头晃脑美其曰:“我要像大海的肚量一样,容纳下天地,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嘛,不值得一提!”只是恋恋不舍的一再要求多待几天,可猫爸的假期有限,只好和女儿约定:明年到大连去看海!
到大自然中去,接受天地的洗礼,孩子能变得豁达、开朗、宽容、诗意,初试体验,真的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我和猫爸一致同意:旅游将成为女儿以后假期里不可缺少的快乐大餐!
很不好意思,最近看奥运会的时间过长,儿子又让我的心情低落了几天,我会尽快把周末讨论会的博文整理好,不然女儿又要提意见了,做榜样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高山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