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让教育在思考中前行作文

2018-07-24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的报告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其中尤以以下几点感受更深。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的报告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其中尤以以下几点感受更深。

一、小学教育应该面向兴趣的发展

教授讲了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多年前,教授从日本留学归国,来到东北师大任教,儿子也自然随着父亲来到东北师大附属小学上学。在日本,课堂很宽松,学生们可以小声交头接耳。但是,到了东北师大附小就不可以了,这里不能说话,还要背着手听课,动不动还要惩罚。他的孩子说话习惯了,于是就经常被老师惩罚,有一次老师竟然让孩子走廊上站了两个小时。教授很生气,找老师问原因,老师说:“我是为你的孩子好。”教授就更不明白了:“我的孩子在日本很喜欢上学,到这里来怎么也不愿意上课了,这样做怎么能说是为我孩子好呢?”

这是一件值得所有老师深思的事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在要求学生完成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时、在学生完不成作业对其实施惩罚时对学生说“我是为你好”。这里的“好”定位于哪个层面呢?我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定位于掌握知识的层面,在很多老师的心中,让学生把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牢固应该是自己为师的主要目标。当然,这也是正确的,学校本就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想一想,教学过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相关联的学科能力以外,还有没有另外的更重要的目的呢?有,那就是兴趣。

兴趣是一切成功之源,没有兴趣学生不可能学习好,也不可能好好学,不可能对以后的学习心生向往,更不可能对学科产生强烈的走近欲望。我很难想象,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学生会喜欢读书,长大以后会走进文学;我同样不能相信,看见数学就头疼的孩子会走进高科技研究的领域。但教学中这最重要的“兴趣培养却被很多老师忽略了。为什么这一个略一思考就能发现的显而易见的问题,很多老师却发现不了,做着揠苗助长的事情却依然振振有词?不是老师们的智力不够,而是对小学教学的目的缺乏思考。没有思考的教育是盲目的,盲目的很多时候又是偏颇的。

二、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服务生

对于教师的身份,苏格拉底在公元前就有一个定位——教师应该是一个产婆,产婆不是自己生孩子,而是帮助别人把孩子生下来。教师就应该像产婆一样帮助学生生出智慧。如何帮助学生生出智慧呢?教授给的方法是“教师讲课要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你的教学。当学生不理解的时候你能够马上举例子,用你的生动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他们不理解的现象或者问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又是一个高难度的方法,因为要掌握这一个方法,老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关注学生发言中的精神状态、心情和想法,知道他们的学习需求;二是要为自己储备大量的知识、故事和案例,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三是教师要从心里真正要有做学生学习的服务生的意识。也只有做到了这样几条,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也只有在这时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三、语文学习要多背诵和思考

很多老师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都有一个误区:多练习等于多做题,多做题就能够提高教学成绩。也经常有老师们在教学成绩不好的时候以忙为借口为自己解脱。但是,今天教授的一番话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学习语文的方法。教授在讲到自己的英语学习时说:“我一天英语也没有学过,英语口语不好,但是英语文章写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英语全部靠的是自学,在阅读和背诵中思考词语之间的关系,于是,就有了英语书面语很好,写文章很好的结果。”教授还谈到了日语的学习,他说日语是他的主攻外语,但是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却从没有学过语法,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很好。”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也带给我们语老师很多的启发: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形成语文能力的方法是什么?我想,也就是这样几个方面:一、多读书,并在读书中帮助学生养成思考语言文字之间关系的习惯;二多朗诵,把书面文字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三、语言的学习靠的是感悟和积累,所以,尽量少用抽象的语法来搅乱学生的大脑。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把语文学好,那才是最高明的教师。

听着史宁中教授轻轻松松地谈着教育,想着教育和教学也本不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关注教育的细节,教育就是一件常做常新的事情。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