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会玲、艳君一起坐保霞的车到郑大听专家讲座,讲的内容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学校专门请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孙云晓,他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有幸听孙云晓专家的讲座,感到非常的高兴,边听边记笔记,下面我把今天专家讲的主要内容整理一下,和各位家长朋友一起分享:
他讲得很有调理,把他35年做儿童教育,其中20年是做专门的研究,提炼成三句话,忠告天下父母三句话,三个建议,这是最重要的。第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第二句话,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三句话叫做: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第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什么是人格的培养?什么是人格?他讲的很具体,讲五个指标。什么叫健康人格?五条:第一条自信;第二条友善,有爱心;第三条有责任感,对家庭、对自己、对他人有责任感;第四条善于自我管理,自己的生活会管理;第五条有抗挫折能力,因为人生一定有挫折,要扛得住。有这五条的孩子,或者有三条,那个孩子就是人格健康,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让你放心的。但是你想一想,倒过来说又让你担心了,如果有这五条:第一条自卑;第二条冷漠;第三条没有责任心,油瓶倒了也不扶;第四条生活乱七八糟;第五条脆弱不堪,受不得挫折,受不得委屈。有这五条的孩子就麻烦了,有三条就够难办了。所以什么叫健康人格,什么叫不健康人格,重不重要?
我们现在大家都在讲对孩子要进行一种表扬啊,赏识啊、多鼓励啊。对不对呢?他的观点是,“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它肯定符合教育规律。但是他提醒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他的观点是,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一句话,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今天大家是不是有一个感觉,今天的孩子受不了批评,我们做父母的不敢批评,不会批评。
第二句话: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什么意思啊?你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你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你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糟糕的,你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不是父母讲的内容不对,是你和孩子的关系有问题。关系出问题了,所以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改变明天从改变今天开始。他强调: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
我们成人为了生存发展,生活得更好,竞争非常激烈,晚上经常要加班,要应酬,很多父母回家很晚。有的父母回家晚了,对孩子说话就三句话:看到孩子还没睡觉,父母就说了: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很简单,太简单了。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只输入三个指令: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没话,这哪儿行,怎么办?他建议大家要改过来?怎么改?回家看孩子还没有睡觉,你要到孩子身边坐一会儿,摸摸脑袋:怎么样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新鲜事跟爸爸说一下。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观察你孩子的表情,你知道孩子的表情是什么吗?孩子的表情写满了成长的密码,你不要以为孩子每一天快乐的上学,快乐的放学,不一定,孩子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每一天都可能发生你根本想不到的事情,你要多问、多听。我说儿童教育的艺术首先就是倾听的艺术。什么意思呢?孩子说:今天谁谁打我了。有的父母就不明白这个:啊?打你,你怎么不打他?他打你一下,你打他十下。孩子说:我打不过他。你说:真窝囊,哪像是我的孩子!有的父母听孩子讲一句话,就有一百句话等着孩子。孩子看见你这么能说,老是说他,他就不跟你说了。孩子只要不说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孩子的事要和孩子商量。再小的事也要跟孩子商量。到了暑假,各种班,不要说给他报了五个班、八个班,跟他说:孩子,今天花了多少钱,你好好学习啊。孩子说:你跟我商量了吗?父母说:你懂什么啊?跟你商量什么啊!你就是不尊重孩子。我们的法律规定,一切跟儿童有关的事情,都要跟孩子商量,当然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适当的听取孩子的意见。
第三句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一个著名的儿科教授说,你对别人讲话,一句话重复三遍就等于对别人的折磨。好多孩子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