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冷了,但家长们学习的激情反而更加高涨。11月22日上午9点,“爱之雨”家庭教育文化沙龙在宋砦社区红色家园四楼如期举行。
此期的主题是“关于童年的思考”。主讲人邱建雪女士首先与大家分享了11月18日在郑州召开的“青少年发展论坛”的精神,扼要地介绍了各位与会专家对少年儿童工作的关注和各自的研究成果,倾听了小学生代表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知道国家正在制定关于中小学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并且把家庭教育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政策层面的要求使家长都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光是学校的事情,父母更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此次论坛中,对孩子的发言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今天天气虽然好,但我不能出去跑;能玩的东西太多,能玩的时间太少!”孩子为自己的成长向我们要权力,孩子说:“在嘲笑我们麦苗韭菜分不清的同时,我们也要质问是谁在剥夺我们童年的欢乐?”
想想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地丰富多彩!踢键子,跳格子,抓子儿,推铁环,夹沙包,跳绳,跳马,打弹子,翻花,斗鸡,跳皮筋,挤堆,数星星,丢手绢,捉迷藏,真的是太多了!现在回味起来,心里还是甜滋滋的,而且我们玩游戏的道具都是自己动手去做的,根本就不需要花钱,全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加工,比如在路上发现了碎瓦片,碎砖头,烂碗底,我们都会像宝贝一样捡起来装兜中,有时间了把他们磨成子儿,磨成后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那个美呀,玩起来更加起劲;有些调皮的孩子看到谁家的公鸡羽毛漂亮,会趁主人没注意,拔下公鸡尾巴上的长羽毛,收集起来做键子用;缝沙包就不用说了,是我们女孩子的拿手好戏,找几片碎布头,拼凑成大小相同的六个或十二个正方形,然后穿针引线,一会功夫,漂亮的沙包就在脚上飞舞起来了。
谈起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家长们个个兴奋不已,但再看看今天的孩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穿梭在学校、补习班和特长班的路上,一脸的苦闷,一脸的无奈。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童年一生只有一个,让孩子回归自然,泥土的气息最有灵性,最易引发孩子的敏感神经,建立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做老师,学习就会充满动力。
当下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儿,最缺少的是玩伴,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再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还要做他的最亲密的玩伴。玩,不只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也想玩,做一个合格的爸妈,一定要放下架子,孩子多大,你就要有多大的心态,和他一起平等相处地玩。真的没时间,可以给孩子找玩伴,但你也要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和孩子建立亲密朋友的关系。玩中可增强孩子的体质,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现在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蹭,粗心,阅读困难,理解能力差等,很多都是因为缺少锻炼,身体感控失调造成的。
我们暑假里已成立了“爱之雨”亲子协会,也开展了一些活动,如:晨练、徒步远足、互换家庭、爱心阅读、英语游戏、讲故事、演故事等,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建立了自尊,意志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父母也知道了感恩,责任心也增强了很多,家长们也感到一个假期以来,和孩子的关系已融洽了很多。寒假又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大好机会,怎样让孩子们过上一个最有意义的寒假,是我们下一步计划的重点,也希望得到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建议和意见。期待大家的关注,期待大家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