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俭以养德——读《图说文景之治》有感(三)作文

2018-07-05 
继续阅读《图说文景之治》这本书,我发现汉文帝非常崇尚节俭。这是受他母亲薄姬的影响。薄姬出身贫寒,本来就对奢
 

 

继续阅读《图说文景之治》这本书,我发现汉文帝非常崇尚节俭。这是受他母亲薄姬的影响。薄姬出身贫寒,本来就对奢侈生活很不适应。她一直教导文帝要勤俭节约,想一想老百姓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填饱肚子都不容易,咱们衣食无忧,应该知足。

薄姬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却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的贤母,她特别喜欢读《老子》,对老子的道家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懂得清心寡欲。所以汉文帝就是一位非常懂得节俭,懂得孝道的好皇帝,有文章记载“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的节俭还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当他被封为代王之后,生活在偏远荒凉的郊外,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疾苦,对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使他养成了虽然贵为王侯,却时时保持节俭的作风。所以他当了皇帝以后,依然保持着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的衣着十分简单,除了一套上朝穿戴的黄袍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件像样的衣服。一次他召见陈平商量国家大事,汉文帝不经意间露出黄袍里面的裤腿。陈平一看,竟然打了三个补丁,不禁感慨万千。

汉文帝不仅要求自己节俭,对自己的家人要求也很严格,就连他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例外。当时贵族穿着的衣服都是长长的拖地衣裙,而劳动人民为了节约布料,干活方便,都穿不着地的衣服。慎夫人为了投其所好,也穿粗布衣服,打扮地像民间妇女。一次一个地方官觐见文帝,看到慎夫人穿着如此淳朴,还以为是个普通的宫女。后来知道是文帝最宠爱的妃子,不禁对文帝崇拜得无以复加。

文帝能够带头节俭,所以就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无不称赞文帝勤俭节约,大家都以文帝为榜样,粗茶淡饭,一步曳地。

中国历史上83个大大小小的王朝,共有559个帝王,真正节俭的并不多,“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整个国家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产业,他享受劳动人民的成果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是也有几位懂得节俭的皇帝,汉文帝是其中的佼佼者。汉文帝武功不及秦皇汉武,道德不如尧舜禹,然而却以躬身节俭、思安百姓著称,被树立为封建统治者的榜样。

汉文帝贵为皇帝能够做到如此节俭实在很难得,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现在懂得节俭的孩子真的很少了。你看一个新本子刚刚用完两张纸就随手丢在了地上,铅笔还有很长就扔掉了,甚至地上丢了很多好铅笔都无人弯腰捡起。这只是文具的浪费,那么吃的方面浪费起来就更加严重了,馍头垃圾箱里扔掉到处都是,糖糕、包子、油条都是刚吃几口,不想吃就随手扔掉,每天早晨都有很多孩子把没有喝完的豆浆、奶扔到垃圾箱里,如此浪费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生活条件还没有现在富裕,所以很多孩子都懂得节俭的道理,就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也很节俭。一个练习本总是用完前面再用背面,两面都用完之后,再用橡皮擦掉从新写。那时候还曾经开展过节俭比赛,看谁最懂得节约。我们班一位同学一个练习本用完了反正面之后,用橡皮擦掉又用了一次反正面,一个练习本被擦过一次之后,就不能擦第二次了,这样就会把本子擦烂的,但是她就想到用钢笔再写一次,后来看到实在不能写了,就当成草稿纸用,这样一个练习本被她反正面用了六次,真是我们班的节约小标兵。班级里一张乱扔的废纸都没有,不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废纸到处飞。

虽然刚刚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改变了很多,不仅温饱解决了,很多家庭早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再加上现在每个家庭孩子都很少,两个家长养育一个孩子,物质上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孩子想要什么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就变得张口就来,伸手就得,所以他们就不是很珍惜自己手中的书本和文具。特别是练习本和钢笔,一个孩子书包里都会带着十几个钢笔,很多个练习本。但是真正到用的时候,钢笔不下水,练习本没有配套的,上语文课用数学本,上数学课用英语本。这就是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而积累的坏毛病。虽然他的文具很多,但是不懂得节俭,不懂得收拾,于是整个书包就弄得乱糟糟的,不是缺这就是少那。

“俭以养德”,这句话对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尤其需要加强用节俭来培养孩子品德和修养的养成教育。不要让孩子们养尊宠优,更不要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让孩子们懂得父母挣钱的艰辛,要让孩子们懂得节俭,才能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长大之后才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才能够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