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校本课程的又一奇葩——“经典古诗诵读”的开发与践行作文

2018-07-01 
校本课程的又一奇葩——“经典古诗诵读”的开发与践行 我们学校是傍着商城古城墙而建的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
 

校本课程的又一奇葩

——“经典古诗诵读”的开发与践行

 

我们学校是傍着商城古城墙而建的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校。学校采用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建筑手法,整个校园庄重浑厚而又不失清新典雅。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是一所融花园、校园、学园、乐园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学。

我们的校园就像花园,处处溢满书香、时时书声朗朗。如,我们的校园,有国学飘香的长廊。在教学楼一楼﹑二楼共有圆形廊柱86根(一楼62根,二楼24根),这86根廊柱上都雕刻有烫金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的一首,并且还配有精美的烫金插图。如“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另外,两个凉亭围栏外,还分别刻有一对对斗大的“知”、“善”、“礼”呢!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灿烂的奇葩之一。它语言美: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来寄情达意。它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音乐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它形美(形式美与形象美):对仗工整……

根据诗歌语言凝练这一特点,让学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我们抓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这一有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根据古诗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的特点,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再抓住古诗“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的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

根据古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灿烂文化、进步思想、优秀智慧的结晶的这一特点,古诗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汲取古诗中有的精髓,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之情和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古诗经典诵读。”

我们学校一贯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成就儒雅大气学子。我们各年级的语老师,分工整理各个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古诗文,从选篇、词语注释、诗意、阅读导航(作者简介、诗句的写作方法、背景)等几个方面着手,在一次次的甄别中,选定了80篇古诗文,并打印成册,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

我们学校规定,每个星期周五的午读时光,就是校本“古诗经典诵读”专用时段,雷打不动。每个学期,校本“古诗经典诵读”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并且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分年级对“古诗经典诵读”进行抽测、比赛。对于比赛的内容,鼓励老师有创意地进行整合与再现,以充分体现其古诗音韵美、形式美、语言凝练等特点,以及发挥其古诗育人之功效。

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采用了“故事接龙”的形式,对本学期学生所要掌握的20首古诗进行了整合。学期初,把古诗的内容通过校讯通的方式发给家长,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在学校老师按时领着学生读背的基础上,对于背诵超过所学篇目的学生,除了发短信提出全班表扬的外,还进行加“星”奖励。两个月下来,90%的学生都能把20首古诗背诵下来。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更有兴趣,并且充分感受其古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借鉴以往的做法:表演古诗、唱古诗、摇头晃脑背古诗、游戏中不忘古诗等,又结合一年级古诗的内容,对古诗进行了全面的表演设计,并一点点地教给学生,并逐步达到熟练、动作优美的程度。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我们一年级校本课程“古诗经典诵读”的比赛展示。轮到我们班了,大家首先欢迎学校评委团成员(学校领导和二年级教研组长),接着小主持人上场,示意担任乐器伴奏的李梦妍发出指令,而后,在陈涵稚嫩、动听的小提琴 “拍手歌”的 乐曲声中,拉开了展示的序曲——告诉您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众鸟高飞尽,无云独去闲……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尾声——古诗伴我来成长。最后,学生向评委老师和参观的家长代表表示感谢,并谢谢其分享。

学生的分为分为乐器伴奏、领背、大集体三个集体;表演过程中,孩子们一会儿犹如嫩绿的草芽,充满勃勃生机;一会儿好像勤劳的蜜蜂,在百花园中辛勤采蜜;一会儿仿佛鸟儿展翅高飞蓝天;一会儿又恰似老农在田间地头忙碌耕作……他们一会儿动作整齐划一,一会儿分单双组合作,一会儿又分大组展示。同学们声音洪亮,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一气呵成,很好地诠释了古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同学们无论男女,动作都是那么的优美,神情都是那么的专注,赢得了评委和家长一直的好评——不停地拍照、留念,并给以热烈的掌声。

校本课程“经典古诗诵读”,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且在不断的践行过程中,开发出更多的适合我们学生的不同的再现形式,以更好地发挥其校本课程“经典古诗诵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使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地发扬光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