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欢乐中国年【文苑征文】作文

2018-06-30 
欢乐中国年【文苑征文】——记忆中的年味儿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不知给人们带来多少祥和、温馨和快乐。忙

 

 

欢乐中国年【文苑征文】

——记忆中的年味儿

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不知给人们带来多少祥和、温馨和快乐。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只有在这样一个日子,心情才得以放到了最松。尤其是小孩子们,在春节来临的这几日,天天都在盼过年,仿佛过年成了我们生活的唯一。

还是小时候过年有趣!”每年临近过年,都会听到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么那些留在我们记忆中,有趣的“年味儿”再也忘却不了的是“期盼”。

一进腊月,日子里便充满了期盼,隔三差五便会向大人们询问一次:“还有几天过年啊?”那心里恨不得第二天年就来了。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贴对联,过年的日子,心里揣着喜悦,跟着大人的身后,出出进进,漫无目的地疯跑着,小小的心中溢满了快乐。

全家总动员卫生大扫除

大扫除,这是每家必须要做的,而且一定要彻底,意在扫去一年的污垢晦气,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每到这时,家里每个屋子里的铺盖统统被请了出来,大扫帚扫房顶、房梁,小笤帚清扫床下、地下以及墙角旮旯这些地方。爷爷和父亲他们有力气干这些活儿,母亲和我便将换下来的被褥进行拆洗,弟弟会不断的乱跑,跑着帮忙,有时还会帮倒忙,但是我们都会用笑声感受弟弟的可爱。那一天家里只要是能晾晒衣物的地方挂得满满的,似乎一转眼家里就成了大染坊。

那时候的家平时从来不卫生大扫除,只有过年才会进行唯一的一次大扫除。经过拆洗的被单重新铺在床上,弟弟和我总会爬上床,尽情的蹦跳,那个兴奋,现在依然记得,似乎印刻在了脑海中。尤其是打扫厨房,那真是一个费劲,但是因为过年,似乎也成了快乐的源泉。那时候别说是气炉,电磁炉,就是煤球火也没有,家家都是点火烧锅,所以经过一年,那个厨房要多黑就有多黑,整个墙壁再也找不到一处没有灰尘的地方。父亲母亲会带上草帽,未上围巾,床上旧衣服,拿上大扫帚,用劲在屋顶或者墙上扫呀扫。我和弟弟总是闲不住,虽然母亲一再嘱咐不让进厨房,可是谁会听呀,我们也会拿起小笤帚,突然跑进去,刷刷刷,扫几下,忙跑出来。等父亲母亲扫完,摘掉草帽看到我俩的样子,就会哈哈大笑的,那笑声如此爽朗,根深蒂固留在记忆中。原来我们俩满脸的灰尘,鼻子上,脸蛋上,手上,哈哈,完全是从灶火里钻出来的样子。敲打着这些文字,还是笑出了声音,因为心中那份快乐的记忆。

蒸煮炸春节最美的记忆

那时的孩子们,每至春节将临,也是一天一天计算着日子,急切盼望着这过年的日子快快到来。那时的孩子们,觉得过年极度好玩快乐,那股红火劲,真是用任何语言都难以名状的。那时的孩子们,新衣、鞭炮、美食、春联、拜年......哪一样不令人感到喜悦无比、美不胜收。

二十六,蒸馒头。这天,母亲会起得很早,把前天晚上泡好的发酵粉和成面,很大很大的一盆面。说是要蒸枣花,蒸包子,蒸馒头。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灶台是烧柴的,一般是爷爷或叔叔来烧火。记忆中的蒸枣花最好玩,母亲会让我洗干净小手,过来帮忙,那正中自己的心意。

首先是胡乱摸一下面,揉揉这,捏捏那,有意思极啦。然后会模仿母亲的样子做出很多的图案。枣山,就是用一个个枣花排队一样,错落成“山”的样子。喜鹊,那一块儿面,搓成很细的细条状,一头粗,一头细的样子,粗的那头做喜鹊的头,细的那头当然是尾巴了,打个圈,从中掏出来尾巴,剪刀剪开嘴巴,用花椒籽做眼睛,就这样活灵活现的喜鹊就在案板上了。青蛙,那是我最在行的。那一块面,中间放上一颗枣,或者两颗,这就是青蛙的肚子了。把包有枣的面团轻轻按一下,放在案板上,然后只需动用剪刀了,前面剪两刀,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就是青蛙的前腿了,中间就是青蛙的头了,再动一小刀,嘴有了,按上花椒籽,眼睛有了,后面剪一刀,青蛙的后腿有了。不过,有时会不小心一剪刀下去,就漏出了青蛙肚子里的枣,爷爷总会说,给青蛙开膛了,招来全家人的哈哈大笑。还有水鸟,草火垛,各式各样的枣花,凡是母亲会的,母亲都一一教会了我,母亲说,这样长大到婆家才会过好日子。

说起煮,那当然是煮肉了。那是最幸福的时刻。因为煮的肉不让吃,但是骨头可以啃。而啃骨头对那时的孩子来说,真的是最美味的大餐了。煮肉这活儿都是父亲负责的。记得父亲会安排我和弟弟去找柴火,要大块的,其实是早就准备好的,因为好像一年都在为这样一次煮肉而做着准备。父亲会把买好的猪肉剁成几块儿,把骨头剔除来,记忆中的父亲会很仔细的把骨头上的肉尽量都剔除下来,好像总怕骨头上的肉留下的太多。

煮肉开始了,我和弟弟一会儿跑到锅旁看看肉熟了吗,一会儿跑到父亲身边,问问肉熟不熟。满满的兴奋写在了脸上,表达在了腿上。大人安排的活,一点都不推辞,屁颠儿屁颠儿的去干,总怕不让啃骨头似的。时间似乎有点长,我和弟弟的注意力不知去向了何方,这时只听见父亲一句“肉熟了”,惊醒了梦中人,我俩不管在干什么,都会飞一般奔向父亲,站在锅旁,等着父亲把骨头分给我和弟弟。

真的很香,直到现在,我一直都这么认为骨头上的肉最香,最好吃。每每到春节,看着满桌的各式各样的肉,都不觉得香,唯有那一年才有的一次啃骨头,如此的美好,骨头上的肉如此的香。

小时候谁家都不舍得吃油,更别说炸东西了。但是母亲总是说,穷年不穷节,意思是哪怕穷一年,也不能在春节穷。于是母亲会用油炸好多好吃的东西。红薯丸子、绿豆丸子、蕉叶儿、带鱼等。父亲会在院子里支上一口锅,母亲忙的会炸上一大晌。我的弟弟总想伸手拿上吃到嘴里,可是母亲总会说,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拱享了才能吃。这得等啥时候呀,我们会催母亲,快点拱享呀,快点。母亲看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想吃,就会先乘上一碗,对着北方念念有词:“七十二位全神……”就这样,我们开吃啦,那小嘴添得满的,嚼都嚼不过来。可是,全家人都会看着我们俩小人大吃,还笑得合不拢嘴。

初一年真来到

过年的日子终于到了!头一天晚上,便让母亲将新衣服取出来,临睡的时候,整整齐齐放到枕边,似乎只有这样守着衣服入睡,这一晚才能睡得踏实。说起这新衣服,大多是母亲早在夏秋农闲时节赶制的粗布衣服。要是偶有一年家里稍稍宽裕些,母亲就会给我们扯上几尺布,自己缝制褂子和裤子。

最喜欢母亲做的棉鞋。母亲的巧手在村里那是响当当的。平日里,邻居大婶都会夸我的鞋好看,于是总会给母亲要“鞋样”。母亲会把那不用的毛毛领用在棉鞋上,既暖和又美观,同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那也是那个年代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了。还有母亲做的褂子,母亲都会用碎布变换成不同的花样,加在衣服上,比买的成品都好看。大年初一,穿上这样的好看衣服,都会先跑到大街上转一转,当然是给伙伴们夸耀夸耀,显摆显摆,那时的自豪幸福真是无以言表。

大年初一要起五更,天还很黑。早有些人家燃响了爆竹,过年的序幕由此拉开了。爆竹声此起彼伏,早惊醒了睡梦中的我和弟。兴奋异常的我们再也睡不住了,钻出被窝,穿好新衣。这时母亲已生好了火,正忙着做早饭。桌子上摆放着“好吃的”——水果糖一盘、葵花籽一大碗、炒花生一大碗。我和弟弟就会抢着挑糖吃,那个兴奋,那个紧张,现在都觉得美。

吃完饺子,便跟着弟弟约上一辈儿的兄弟姐妹们到家族里长辈们跟前去磕头拜年。每到一家,呼啦啦跪倒一片,然后就是呼啦啦撒下一片花生糖果之类的,我们便欢呼着去争抢……等一番年拜回来,我们的衣兜里满满的,那时是最富有的,那些好东西要吃一个正月才能吃完的。新年的气氛像烈酒一般的浓烈了,情绪更加高昂了,笑声不断充盈着我们的小村庄……

那个时候,过年这一天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过年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也让我们感到好奇而有趣。诸如除夕夜不准进厕所大小便,不准在后半夜高声喧哗,不准往地下洒水,大年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地上的垃圾也是财富,不能扫走。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的情形。那个年代,生活清贫惯了,人们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年虽过得十分俭朴,却能充分体验到年的感觉,年的味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