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当成绩成了评价我们的唯一标准时,我们都crazy了,学生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干不了,当然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各科老师都在挤着他们学习,完不成就要被K,就连喜欢打乒乓球的孩子们,也牺牲了自己的爱好,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作业写完了,还有作业,这是一个无限循环数,这样的学习场景想想就痛。
说实在的,我心疼这些孩子们,中午很多孩子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回到教室写作业,中午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各科都有作业要写,孩子们总是完不成,完不成哪项作业都会挨批,想想他们每天提心吊胆的学习也真是一种痛苦。如果学习让孩子们感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厌烦和恐惧,我想,这是我们教育之痛。
中午一个半小时太短,孩子们有的还要回家吃饭,虽然他们能在一点到班上,可是半个小时写作业是很紧张的,英语会好一点,如果是数学,做计算题需要时间,半个小时是算不出几道题的,所以,抄作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其实,这样的作业想想也没有太大意义,我于是放弃布置作业,为孩子们的痛苦减负。
我曾经设想,中午大家都不留作业,所有的作业都放在课堂上去处理,这就要求老师提高课堂效率,少讲多练;中午的时间空出来让孩子们读课外书,图书室里的书很多,但是基本都是摆设,我们应该分发到各班,让孩子们从经典中积累好词好句,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阅读为心灵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可是,这样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同,我感觉痛。
当成绩成了老师的名片,自然成绩也成了学生的名片,成绩差的孩子受到的“待遇”自然多很多,学生表面的屈从让我们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偶然发现一个孩子在书本和笔记本中写满了“某师,傻逼,变态…….”等辱骂老师的话,一个在领导和我们眼中优秀的老师,在孩子的心中竟然这样不堪,这怎能不让我们震惊和心痛!
教育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学校里的垃圾箱被学生砸的破烂不堪,白天学生从开着的灯前经过却熟视无睹,水管里的水哗哗地留着却没人伸手去拧紧,学生下课后,出口成脏……班上的好学生越来越少,差生却越来越多,我在思索一个问题——是塑造,还是毁灭?
今天看新闻,一个十岁的孩子跳楼自杀了,我想,不管是何原因,这都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是我们深入骨髓的痛,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应该用爱去教会学生爱,去收获更多的爱。我们别无选择!
痛定思痛,静心反思,低头叩问:我给学生的是爱吗?为什么我的心却时常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