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成绩
周二,儿子班主任赵老师发来“本周是第9周,学校定于第11周的下半周进行期中考试,老师不安排复习时间,希望家长带领孩子自行复习。”的短信提醒我期中考试将至,该适当督促儿子复习了(虽然一直希望儿子能坦然对待每一次考试,可老师的要求也要尽力配合呢。)

儿子从四年级开始,每逢秋冬季节,我都用一串冰糖葫芦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久而久之,“妈妈,下班别忘了买串糖葫芦”已成为儿子汇报考试成绩的暗语。我在成都学习期间,恰逢儿子数学第一单元测验。“妈妈,数学第一单元测验成绩出来了,我考了110分,你看可以吗?”
“祝贺你!只要你努力了,分数并不是最关键的。”其实面对儿子升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我还真的不知道这110分算什么程度,当时只是为了鼓励儿子。放下电话,身边的同事都羡慕儿子的优秀,“初中阶段如果能保持110分的成绩算是优秀的了。”“你出差在外,儿子还不忘给你汇报考试成绩,真羡慕你。”对我来说很普通的一件事竟让同事这么羡慕,不由的为我们母子关系的融洽而沾沾自喜。
“妈妈,下班回来别忘了带串冰糖葫芦,今天老师公布了英语成绩,我考了99.5分,全班第二。”
“妈妈,冰糖葫芦,第四单元英语测验99分,与张依琳并列第一。”
“妈妈,英语第五单元单元测验成绩出来了,还是99分,稳居第一,别忘了……”
“祝贺你,妈妈不会忘记给你带回冰糖葫芦的。”一串在外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冰糖葫芦竟成了我们母子最钟爱的奖励(儿子喜爱是用于表示自己的优秀,妈妈喜爱是不能脱俗地为儿子的成绩而兴奋)。每当此时,儿子都会拿出考试试卷让我签字,看着儿子的考试试卷,我先评价儿子的卷面是否整洁、字体是否工整,然后听儿子一连串的“好亏呀,我竟然在第三人称后面用了‘are’”,“今天最亏了,没想到在‘用be动词填空’上失了一分,不然我都满分了,唉~~”
“没关系,错误也是一种资源,今天的遗憾将会变成明天的经验,以后不出现同样的问题就行了,这次考试卷面很整洁,妈妈希望你的字体再工整些,那样你的试卷会让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妈妈希望有一天翻阅你的试卷变成一种享受”,“聪聪,别忘了你也是曾经练过书法的呦,妈妈相信你能把字体写的更好些!”说心里话,儿子的字体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我这个老妈,我那蹩脚的豆芽菜有时连儿子都看不上呢,此时波冷水是为了给儿子提个醒,别让成绩冲昏了头脑。

“明天下发数学试卷,请家长在试卷上签字,与孩子一同进行分析,找找原因,力争下次考好。”儿子的第二单元又要学完了,时间过得好快呀!儿子升入初中后,我不再与儿子一起学习,儿子也很少问我问题,可儿子作业本上的几处“×”让我感到儿子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对“+”、“-”的运算中概念有些混淆,常常被括号外面的“-”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担心儿子考试前压力过大,就有意把儿子的错题抄下来,与儿子一起比赛,十道题儿子错了四道,我也做错了两道,“妈妈,这些讨厌的正负号有什么用啊?”“怎么这么繁琐呀?一道题占了四五行……”
“聪聪,虽然这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很繁琐、计算起来很容易出错,可你这样心烦气躁的态度,出错率只会更高,慢慢来,别着急,妈妈的做题速度还落后于你呢,静下心来,仔细看准每一个‘+’、‘-’,小心题中的埋伏(⊙o⊙)哦”
“妈妈,这次我好好复习,争取追上张依琳!”听儿子的语气,我知道儿子又开始较真了,生性要强的儿子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追赶的目标。
“不用这么紧张,每一次考试只不过是对你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总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点,分数是次要的,妈妈知道我的儿子一直很努力,妈妈已经很知足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放松点……”“试卷下发了,无论成绩如何,妈妈都会送你一串冰糖葫芦的”。
“为什么?”
“考得好,冰糖葫芦是奖励;考不好,冰糖葫芦是鼓励,是对你付出努力的肯定和激励。”
“我还是想要奖励的糖葫芦。”我爱抚地摸了摸儿子的头,没再吱声。

中午的电话没有响起,下午的电话也没响起,“儿子这次考试成绩肯定不理想。”我暗自嘀咕,下了班车,我径直走到“鑫一品炒货”给儿子买了两串糖葫芦,外加十个卤鸡爪。
“聪聪”,我在楼下呼喊,没有回声;“聪聪,糖葫芦来了。”进门后我朝着小屋喊道(要知道以往儿子此时准会站在门口等我回来)。
“干什么,不看在写作业吗?!”儿子不咸不淡地回了我一句。我知趣地钻进厨房盛饭、端菜,“聪聪,开饭喽……”
“作业没写完呢,你们先吃吧!”
“吃饭!天冷,饭凉的快,吃完饭再写”老公下了死命令。
儿子磨磨蹭蹭地来到桌前,我夹一个鸡爪放进儿子面前的小碟里,儿子闷着头啃了起来,我又夹一个放进去,儿子继续闷着头吃,整个饭桌上气氛寂静无声。
“聪聪,是不是前几次考试考好了,骄傲了?翘尾巴了?这次没考好?”我用脚踢了老公一下,又给儿子夹了个鸡爪。
整顿饭儿子都默不作声,只啃了四个鸡爪,喝了一碗稀饭,馒头看都没看(其实我知道儿子是畏惧老公才勉强坐在桌前的),此时的糖葫芦对儿子而言变得索然寡味。
“聪聪,妈妈帮你分析一下失分的原因在哪里好吗?”
“我考得不理想,才105分”儿子诺诺地说。
“105分已经不错了,妈妈看看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咱们重新复习一下。”
“其实,这次失分不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全是因为我粗心……老师还错判了两道题,不然我可以得111分的。”
“我看看”,接过儿子的试卷,“1、一个点与数轴上表示-2的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则此点表示的数是(-5,1)。2、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里:-2.5,3.14,-2,+72,-0.6,0.618,22/7,0,-0.101——非正数集合(-2.5,-2,-0.6,0,-0.101)”我也认为儿子的答案是对的,我又翻了翻《点拨》感到答案也是对的,老师扣分的原因也许是儿子把数字之间的“,”写成了“、”,但儿子平时作业中也一直这么写的。
“明天问问老师好了,老师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许老师判错了?”
“没关系,只要掌握了知识点,不必太在意分数,再说你的成绩也不差,妈妈已经很满意了,妈妈祝贺你。”
“妈妈,后面错的题更亏,我连答案都算对了,只可惜忘了‘-’,最后一道关于股票的试题,我列式都对了,可惜把‘股票卖出时要付成交额的1.5%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中的交易费漏掉了,真可惜呀!”我仔细阅读了试题,题中分别让求出星期三收盘时每股的价格和星期四收盘前将股票卖出的收益,还有本周内股票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说实在的,作为股盲的我真的搞不懂这些数字的计算,虚心请教儿子后才弄懂,也真难为这些年少的孩子们了。
本以为自己的工作做得很成功,本以为自己的小心呵护让儿子轻松起来,而儿子依然一副旧社会模样,说一句话能噎死一个人,好像谁欠他二百吊银子似地,老公喊他洗脚,他也爱理不理的,我喊他喝酸奶,他好像没听见,“聪聪,爸爸妈妈给你说话,你没听见啊?!”“你这样下去成绩就会上去了?”“一次单元测验就这样,考不上大学你还不活了!”儿子太在乎成绩的态度终于惹恼了我。儿子看我发火了,自己也变乖了,默默地洗漱、上床,也没提讲故事的事情。
“妈妈,糖葫芦”,周五下班途中,我又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你不是不吃糖葫芦了吗?”
“我今天英语模拟考试117分,全班第一。”
“如果再这样对待考试成绩,糖葫芦的奖励从此作废!”凑着儿子高兴,我又旧事重提,“妈妈希望你做一个学习的快乐者,不希望你变成分数的奴隶,妈妈希望你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每一次考试成绩——骄不躁,败不馁!”
“知道了,知道了……”
“今天的糖葫芦算作特例,在妈妈心里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比成绩重要百倍、千倍,能答应妈妈吗?”
周末,我与高中同学聚会,儿子轻松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觉开始了复习,这两天的话又开始多了起来。
“妈妈,今天能帮我预习数学第一单元的前两章吗?只有数学老师让家长督导复习呢”瞧,小家伙在这里等着我呢,那赶紧吧,刚刚放手的我还真的有点不适应呢(*^__^*) (此文刊登在2010年第十四卷《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
写在后面的话:面对性格内向、自我加压的儿子,我感到“横向比较”是万万不能的,“纵向比较”也要慎之又慎,与孩子学习的快乐和看待成绩的心态相比,分数的多少实在算不上什么。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考试的次数可谓数不胜数,而孩子性格的养成、心态的养成却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我选择轻松对待考试、平静对待分数!我只渴望儿子健康、快乐成长!我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快乐的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