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课堂的精彩片段 展示我们的数学小天才(之一)
不用计算
前提:昨天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今天要学习求值。求值的过程比较复杂,注意事项又多,我很为孩子们今天的学习而担心。
课上:
先复习昨天学习的内容,
1、绿绳长6米,红绳m米,(图显示:红绳比绿绳长。)
(1)红绳比绿绳长()米。(2) 两根绳子一共长()米。
2、绿绳长a米,红绳的长度是是绿绳的3倍多2米,红绳长约()米。
报答案的时候,贾泓一说:太简单了,这样的题根本不用计算,多省事呀!(实际上,刚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数量,许多学生不习惯,他们总是认为一个量就该用一个数来表示,不过经过练习就逐渐的接纳了这种表示方法。看来贾泓一还十分喜欢这种表示方式呢。)
我紧追着问,这样的式子为什么算不出得数呢?
生1:因为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所以它的答案不唯一,没法进行计算。
邵紫晨说:你说得不对,字母不一定表示任何数,第一题的m就要比6大。
生3:我们不知道字母到底表示的是几,所以没法计算。
师:如果要想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等于几,必须知道什么?
大家抢答:必须告诉字母表示多少。
师:好。谁能当个小老师,把第一题中的m的值告诉大家。
当m=9时,9-m=9-6=3 (注意:不带单位名称。)
答:红绳比绿绳长3米。
……
由此引导学生非常自然的总结出求值的五个步骤。
1、写 。(当......时)。
2、列。(含有字母的式子。)
3、代。(把字母换成数。)
4、算。(结果不带单位名称。)
5、答。(结果带上单位名称)
突破了教学难点,较好的掌握了求值的方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们先列出了多个算式,在对每个算式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归纳出含有字母表示的式子。而求值,又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化的过程。所以两者有一个逆向思维的一个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见,贾泓一的一句:“太简单了,这样的题根本不用计算,多省事呀!”揭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和特点。为下面的求值的学习埋好了伏笔,而邵紫晨的字母表示的数也有一定的限制的思想,让学生对字母表示数又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同学的精彩发言,让我这节课的学习水到渠成,效果极佳,当之无愧应该评为“数学学习小天才”的桂冠!
反思: 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孩子们思维的闪光,让孩子们的体会到善于思考带来的学习乐趣!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更有效。
20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