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儿子的钱都是交给我管理,支出时向我要,合理的就同意,不合理的就拒绝。直至有一天我和羊爸爸从商场里搬回了抽油烟机、电池炉、微波炉等小家电(以前和羊奶奶一起吃饭,厨房基本闲置。}儿子放学回来后看到厨房新添了东西就问:“妈,买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一两千元吧。”儿子伸伸舌头就去做作业了。
星期六到厂里,羊奶奶问:“你俩昨天买东西了吗?”“买了一些厨房小家电。”“羊娃给我说你俩花钱太厉害了,一下就花了几千元,以后他的钱再也不交给你了。”我听了笑笑没太在意。下星期儿子就要过生日了,羊奶奶前天回来给了他六百元钱并嘱咐说:“奶奶不给你买礼物了,想要什么叫妈妈给你买。”儿子喜滋滋的接过钱就放起来了。任我怎么说就是不再给我。当天晚上就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想买一百元的花炮放着玩。我好说歹说才同意过春节再买五十元花炮给家里,另外的五十元省下来给姥姥。但每天都要说几遍期待过年放炮的话。
昨天家里来了两个小朋友,儿子又眉色飞舞的给小朋友显摆了自己的钱,并擅自做主买了六袋辣条(垃圾食品,我严禁不能吃的小食品。)一人两袋,三个人偷着吃。晚上小朋友的家长来接时,儿子又一次显摆了自己的钱。我意识到儿子已经被突然一下拥有这么多钱冲昏了头脑,激动的不知该怎么支配,必须得和儿子谈谈了。儿子写完作业来到我身边问:“妈,您说钱是从哪里来的?买东西为什么要花钱呢?”看来心里一直在思考关于钱的问题。“上楼洗脸刷牙,坐到被窝里妈妈再告诉你。”“您就现在告诉我吧!”儿子一遍又一遍的央求,我坚决不为所动,急急你,才会听得更仔细。
洗漱完毕,做到温暖的大床上我对儿子说:“提出你的问题吧!”“钱是从哪儿来的呀?”“世界上原本没有钱,比如你在彭桥(地名)种稻子,我在袁寨(地名)种蔬菜,你不能光吃米呀。”“我还需要吃蔬菜。”儿子接的还真恰到好处。“说得真好!你想吃蔬菜怎么办呢?”我提出表扬并抛出了问题。“拿我的米换你的菜,就像我奶奶总是拿黄豆换豆腐一样。”“你联想的真好,这就是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结果。用米换蔬菜就叫物与物的交换。可古代信息不发达,我不知道你有米,你也不知道我有菜,该怎么办呢?”“大家都到一个地方去,需要什么就换什么。”儿子说。“说的太好了!你背着你的米,我驮着我的菜,我们都到正阳县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你说累不累呀?”“太累了,可以用汽车拉呀!”儿子给出了自己的办法。“可古代没有汽车呀!智慧的人们就发明了铜钱,由一个很有权威的部门统一制作,大家把自己的货物卖掉获得铜钱,然后再拿钱买需要的东西。到了宋朝,人们又发明了纸币,用起来就更方便了。”“是呀!铜是金属多重啊!”看起来已经有点明白了。
“为什么买东西得用钱呢?”儿子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大米,得到市场上去买,你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吗?”我问。“知道,农民种的。”“农民收获大米都需要付出什么呢?”“付出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儿子回答的太好了!除了劳动还需要付出什么?”“还需要买种子、肥料、农药,不,还是最好别用农药,把大米都给污染了。”儿子还挺有环保意识。“回答的太对了,种子、肥料等都需要用钱购买,我们不能不付出劳动得到大米。我们要用我们的劳动所得(卖蔬菜获得的钱)去购买别人的劳动(大米)。明白钱是从哪儿来的?购买物品为什么要付钱了吗?”我问儿子。“钱是付出劳动得来的,买东西就是买别人的劳动。”“儿子,你的回答太精彩了!能告诉妈妈你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吗?”“我的钱是您们付出劳动得来的,我没有付出劳动。”儿子答。
“那你准备怎样支配你所拥有的钱呢?”继续向着我想要的方向引导。“我要用它买些学习用品,比如笔、本、书等,绝不乱花。妈,您说钱能放坏吗?”鱼儿终于上钩了。“当然能放坏了,比如有些地方比较潮湿,放在那儿放久了就会发霉变烂,就不能用了。”“呀!我放的那个地方就比较潮湿。您说我该放在哪儿呢?”终于向我求救了,先来个欲擒故纵。“这个问题妈妈可不管,你自己想办法。”儿子想呀想,一会儿说埋在土里,一会说放在桌子上,一会又都一一否定了。“妈 ,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您就帮帮我吧?”看来到了该出招的时候了,“你想想妈妈的钱都是放在哪儿的呀?”“对了,放在银行最保险,银行里一定有一间专门放钱的房子,钱住在那儿一定很舒服,我真想也住在那儿呀!您可一定存在我的名字上啊!”“现在银行存钱要求实名制,也就是必须有身份证,你现在太小还没有身份证,只能存在妈妈的存折上。”“那我花钱怎么办呀?”“你可以问妈妈要呀,妈妈给你准备一个记账本,你可以把你的每一笔收入和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收入减支出就是你结余的钱了。你也可以付出劳动挣钱,比如到垃圾、扫地、拖地。等到你十八岁的时候妈妈就会把你结余的钱全部交给你,让你自由支配。”“为什么呀?”问题还真是多,看来还得费一翻口舌才行。“你现在还是一颗小树苗,需要妈妈不停地给你浇水、施肥、除草、剪枝,等到你长成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的时候就能独自面对风雨了。”“妈,我知道了,您现在就是一棵参天大树能给我遮风挡雨。等到您老的时候我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到时候我就可以给您除草、施肥、除虫,保护您。”“儿子,你真是太棒了!妈妈等着这一天。”我对儿子竖起了大拇指。谈话结束后儿子就进入了梦乡,是啊,今天的话题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确实有点沉重,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我是到高中才明白这些道理的。
第二天,我找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工工整整的在封面上写上:张宏扬的银行存折。第一页写上收入、收入事由、时间。第二页写上支出、支出事由、支出时间。儿子看了没有发表意见,自己跑到书屋也找了一个笔记本说:“您记一本,我记一本,以后我们好对照。”说着就有模有样的写上张宏扬的银行存折、收入、支出。天!这就是现在的孩子,让您不服气都不行。
以后我会定期把儿子的支出账单拿出来晒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