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家长视角看侯老师的文章《学习“科学发展观”有感》
侯老师原文链接: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643052
有时候可能自己太强势,使个别孩子心中有惧怕,不太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侯老师)
【我看,孩子不太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的可能是:1、孩子本身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解和思路,事先没有充分做好预习和思考,简而言之:没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可发表;2、孩子乐得清闲,没有参与课堂内容的愿望;3、孩子性格所致: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不愿意去尝试。
想使孩子对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人平时都多让孩子尝试各种事情,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养成遇事自己想办法的习惯,多见识,同时肯自己思考的时候,估计孩子自己心里有想法了,是肯定憋不住要抢着倒出来的。】
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自己可能忍不住当众批评,使孩子更不敢发言了,时间长了,学生的发展就受到限制。有时候,自己说话的语气太冲,也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在班级管理中,有时候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处理学生事情时无意中情绪有些失控,对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侯老师)
【我倒觉得,老师的个性形成班级的风格,大喇喇一些,孩子们也不是瓷人国的小瓷人儿,他们有机会感受到老师急躁、烦恼的一面,老师在孩子眼里也更人性化,教给他们怎么正确看待老师的“脾气”,比老师一定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可能更好,利于老师的情绪平衡,也利于孩子学会正确对待、适应、‘对付’不同性格的“上级”,(*^__^*) 】
这里的“全面发展观”,我觉得既是指学生要全面发展,自己也要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中,德字为先。我们进行的“毛虫与蝴蝶”实验,一个个故事,一首首童诗,也正是引孩子走上一条做好人的路。而教师在这样的实验当中,也有了很多收获。爱心义卖,爱心漂流……这让孩子们和我不但在学习中寻找真善美,而且在平日的生活细节中也在努力践行真善美。(侯老师)
【支持!不过,我觉得总结的还可以再全面具体一些。经验还是要多多总结,反复提炼,把好的事情固化下来,形成一整套的属于自己摸索和探索出来的适合自己的优质而又独特的类似流程的规律性的可以实际反复操作的文字,就像是肯德基的经营模式一样,可以拿来反复使用】
一个班级的管理,是否能做到协调发展?班主任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真正的和谐是平衡。当教师只对关系户倍加照顾,而对其他学生冷言冷语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里就会失衡。心里不平衡的孩子常常会用自己不良的行为制造事端,给教师惹麻烦。这样的话,班级就陷入了严重的恶性循环。教师也就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当教师努力做到对每个孩子都平等对待的时候,孩子们会从心底里佩服老师,心里也会常常生产生不让老师为难的想法,从而在行为举止上表现良好。这样的老师离幸福就很近了。(侯老师)
【支持!老师的公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孩子的深入了解,这个很需要家长的支持和沟通,做到家校无障碍经常性沟通,利于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在对待孩子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孩子的人生之路很长,做教师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到这一点。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孩子们的成长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使孩子们终身受益。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打拼。(侯老师)
【非常欣赏这一段!有这样教育理念的好老师,何愁孩子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