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英模报告 弘扬抗震精神
——观看录像“河南省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有感
尽管是酷暑盛夏,烈日炎炎,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却装满着感动。2008年7日31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河南省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录像,他们的报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和洗礼!
英模报告团共有6名成员组成,分别是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党支部书记龙德强、济南军区某步兵师师长杨剑、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中心中学初三学生雷楚年、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第二炮兵某工程团政委黄金坡、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他(她)们分别作了题为《架起群众生命的通道》、《用铁的意志打硬仗》、《经历磨难我长大了》、《面对灾难,我选择坚强》、《勇当破障攻坚的抗震尖兵》、《汶川·向世界报道》的专题报告。他(她)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
龙德强、蒋敏的多位亲人,都分别被震魔夺去了生命或下落不明生还希望渺茫。我们中华民族,是极其注重亲情的,面临多位亲骨肉一并逝去的突如其来的打击,对当事人来说,这是多么巨大的悲痛啊。足足能把人摧垮。但是,他们化悲痛为力量,面对灾难,选择坚强,以对更多灾区群众的大爱,坚守岗位,忠实履行职责,义无反顾投入抗震救灾中,架起群众生命的通道,以救助、安抚更多群众的行动,表达着对逝去的亲人们的告慰。
尚未成年的初中生雷楚年,在平生第一次面临重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同样选择了坚强,奉献着大爱。他一方面挂念在遭受震灾的跃进煤矿工作的父母,一方面勇敢地、智慧地救助同学,为救援队伍担任向导,经历大地震的磨难和洗礼,雷楚年长大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90后”一代所表现出的品质风范。
军队系统的英模代表杨剑和黄金坡同志,介绍了他们各自所在部队参与抗震救援行动的一桩桩感人事迹,展示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危难时刻勇往直前、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作风。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钢铁长城始终是坚不可摧的,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的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参与抗震救灾的记者群体的感人事迹,他们执着敬业,废寝忘食,不顾劳累安危,把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及时地全面地客观地传播出去,以便利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以便利国内外公众的知情。他们的连续报道、纵深报道、专题报道,都牵动着社会各界,感动着社会各界,有力地声援和推动着抗震救灾进程。
在抗震救灾中,出现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无不展现着人性的善,彰显着大爱无疆,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六位同志只是众多英雄中的一个缩影。
灾难过去,而感动常在;报告结束,但精神永存。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的感召下,必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自己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我们要以英雄的精神来做好迎接举办奥运会的各项工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为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