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做家务,就等于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都能从中受益。我和儿子就在做家务中收获了金灿灿,沉甸甸的快乐!
我从来没有因为儿子是男孩而不让他干家务。因为我知道,做家务看似枯燥,劳累,繁琐,其实它却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方法。从小就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还能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事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感到惬意。
一开始,我首先有意识的让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玩过的玩具要及时收到玩具箱里,换过的鞋子要放到鞋架上,起床后要叠好被子......儿子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妈妈的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给儿子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叠被子的过程中,他的小手要受大脑的支配,怎样才能叠得整齐平展,大脑都要进行一番加工整理,条理化后的信息才能由中枢神经传递出去。
后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便指导他怎样帮我做家务。我干活时,儿子就会一直跟着我,我把垃圾桶里装满垃圾的袋子收走,他马上就在里面套一个新袋子。我进行第一遍拖地,儿子马上就会拿着干拖把进行第二遍拖地。看到孩子干家务时认真专注的样子,我真的很高兴,干家务使他变得更加独立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以金钱作为回报,来诱导孩子做家务。我向来不赞同这种做法,也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的责任感,而不是去贿赂他。在所有的回报中,赞赏是孩子最喜欢的。当他认真完成了一件家务后,不要忘了告诉孩子,他做的有多好。
美国哈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适量的劳动可使孩子快乐。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增长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研究人员表明,孩子童年时的活动与成年后的情况有着惊人的关系,那些童年“劳动”一项得分最高的孩子,成年后交友广泛的可能性比同龄人高出10倍,获得高薪的可能性高出4倍。由此可见,那些题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时常对孩子的劳动给予赞赏,让他从小就明白,劳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后,成年后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即使是在完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时,他也能感受到愉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