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有多高作文
妈妈的心有多高,孩子的天空就有多高。总觉得自己为孩子已经付出了很多。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呀呀学语到蹒
妈妈的心有多高,孩子的天空就有多高。 总觉得自己为孩子已经付出了很多。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呀呀学语到蹒跚走路,从歪歪扭扭地写出1,2,3到能够轻松写出一篇几百字的作文。这每一步中都有父母的心血和汗水,更饱含着母亲的无私付出。这其中的辛苦与幸福让每一位母亲感慨,并深深地体会到“妈妈”这个称呼的光荣与神圣! 赵定军---一个曾经对于我来说很陌生的名字,今天,我记住了!读完《妈妈的心有多高》后,真得感慨颇多!赵定军为孩子所付出的艰辛,是我所不曾也不敢想象的。 她是一位残疾人,一位残疾母亲,一位拄着拐杖历经十八年将先天不足、后天多病的女儿培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残疾母亲,一位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的坚强的母亲。她的经历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源于她那种对知识的热爱,让她拥有了无数的财富,让她从卑微走向了强大,让她拥有了一份曾被誉为残疾人禁区的记者职业。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其实她的文笔并不算精彩,也没有华丽的语言修饰,让我感动的是故事的本身,是那种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是文中时时闪现的那种对生活的真诚与执着。一本好书,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是能够激励人上进的,是能够让人积极去面对人生的。 此时再想想自己,的确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母亲。这,是在检讨自己吗?有一点儿!乐儿已经12岁了,随着他的不断成长,我心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乐儿小时候我能够意识到这些多好,如果从那时就明白这个道理多好,如果...哎!”每次想到这些,都会伴以一声叹息!那种恨不能时光倒流的心情很复杂! 回想一下这十几年的时间,似乎我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放在乐儿的教育上,赵定军为女儿所做的那些努力,真让我佩服!身体健全的我,却远没有残疾的她为孩子付出的多。 记得曾经在累极的心情下写过一篇颇有些发牢骚的文章《好累呀》,现在想想很有些汗颜!当时也有博友给我留言“放松心态吧,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这样,每个母亲都在累着。” 是啊,我是母亲!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 我必须--- 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托起一轮生命的太阳。 生活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有时巨浪翻滚,撼人心魄;有时又碧波如银,令人心旷神怡。当巨浪打来时,我们只有咬紧牙关挺住,等待风浪平息;而当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的时候,我们又可以登山临水,极目远眺,品味生活的乐趣。
后附:作者简介 赵定军195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两岁患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 1967年初中毕业,1969 年进北京某印刷厂,当刻字工人。1994年调入某杂志杜,任编辑、记者。曾发表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若干。此书是她的长篇处女作。 精彩片断:
.....
我是个非常爱干净的女人。为了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迎接小宝贝的到来,我在家里开始了大扫除。这时,我的身体已经很笨重了,只能小心翼翼地、吃力地去做。我把扫帚绑在木棍上,一点一点地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
我知道婴儿的呼吸道非常脆弱,为了小宝贝的身体健康,我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重新拆洗一遍。那时,洗衣机还没有进入中国家庭,人们洗衣服还在用大盆和搓板。我怕伤着腹中的孩子,不敢把搓板顶在肚子上,就坐在小板凳上,用两只手一点一点地搓洗,常常是还没有洗完一条床单,我的腰就酸得直不起来了,腿也麻得没有一点知觉。我只好用两只手臂扶着床边,慢慢地把身体挪到床上,放平身子休息一下,再坐下来接着洗。
当时,我住在借来的一间筒子楼房里,五户人家合用一个水龙头和下水管道。我只能用一个大水桶把水一桶一桶地提到屋子里来洗,洗完后再把脏水倒在小盆里一点一点地倒掉。
当我挺着大肚子,一只胳膊架着拐,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大水桶吃力地打水的时候,邻居们都好心地过来帮一把,并且一再地劝我说,千万别太累,否则会流产的,并且举了很多例子:某某某就是因为扭了一下腰,胎儿流产了;某某某就是因为挤公共汽车,孩子没保住;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