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进行亲子阅读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孩子从小对成人说话就很敏感,喜欢注视、倾听。这就需要家长经常用故事吸引孩子,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那么,怎样讲故事才能受到孩子的喜爱呢?在我对儿子的实践中,我觉得讲故事可以分三步走。
一、 看书讲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很弱,他们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我在给儿子讲故事时首先考虑看书讲。
通常我让儿子半躺在我的臂腕里,儿子就能看到书上的画面了。儿子一边听,一边看着画面说,当然是学着我讲的话,这样既能从妈妈怀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又使儿子近距离地观察和模仿成人讲话,理解故事内容。还可以把小故事制作成一张画一张画的卡片一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面的连贯性。
例如:有一次我买回一本《天线宝宝》的手掌书,一共七页,每页都只有十几个字。儿子很喜欢,我就和女儿一起把七页书的内容都画在了纸上(女儿主画,我当助手),铺在地上,不用翻书,就能从第一页看到第七页。儿子高兴坏了,反复的看,很快就记住了四个天线宝宝的名字和头顶上的不同。
接着,儿子还从《天线宝宝》那本小书上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女儿呢,也练习了画画的基本功,比强迫性要求练习画画的效果好多了。我是最快乐的,因为孩子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二、 反复读
儿子喜欢听已经听“烂”了的故事,这是因为当孩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之后能够从中获得理解的满足,感到很亲切。
因此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的第二步是反复读。在读之前应该注意考虑孩子的喜好,选择篇幅短小的内容,例如《子儿,吐吐》里有这样两句话:“吃吧,吃吧!”“没有怎么会!”这是胖脸儿爱说的话。每次我都捏着鼻子学着猪的叫声说,儿子一听就笑了,还学着我的样子说这两句话。我就有间隔地反复讲这两句话给儿子听。儿子逐渐了解到了猪叫的声音和那本绘本的精彩。
在每次反复中阅读中逐步使他学会重复一两句话,一些短的片段。我最近应坚持每日至少用二十分钟(分次进行)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这种语言上的刺激对调动幼儿语言的积极、发展幼儿的语言有很大的意义。
现在儿子非常爱说话,有时说的话可能只有我懂,但我很高兴,爱说话的孩子一定是招人喜欢的。我忙着做家务没空陪儿子的时候,儿子会边玩玩具边自己说话:妈妈!哎!吃饭了没?吃了!爸爸!哎!下班了没?没……等,自己问自己答,而且乐此不疲。
三、 自己读(看)
我为儿子准备了充分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图书,也为儿子制作一些简易图画书(作者自然是女儿)。当我给儿子讲完故事以后,我都会问他:
“宝宝,你要不要自己看啊!”
儿子都有很高的要求:
“好,我自己看,妈妈不用管!宝宝不弄坏!”
我非常鼓励儿子自己找书看,在观察孩子看书时我发现,儿子对熟悉的内容非常兴奋,或自言自语,或拿着他很熟悉的书让我看,让姐姐看,表示出这是他对那部分内容的喜欢。我认为这是幼儿阅读兴趣的萌芽,家长应细心地给予呵护和培养。在看书时由于孩子坚持性差,妈妈要多关注。在儿子自己看书时,我尽量把时间缩短,一般十五分钟左右,一但儿子坐不住了,烦了就会折损图书。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一大特点,家长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特点才能有效地讲好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促进孩子阅读的发展。
我希望大家看到这里,能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与我们以前给孩子讲故事相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欠缺在哪里?在此我还想补充一点,曾有一位女儿幼儿园的优秀的幼儿教师对我说,“如果你想在对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充分吸引幼儿的目光,你必须“神经病”一样的讲,表情要眉飞色舞,声音要抑扬顿挫,还要根据不同的角色变换语调和嗓音!”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所谓孩子的童年世界就是这样奇思妙想,一位好妈妈要做到这一点。
后面的话:
每天,我只要开始讲故事,猫爸都会说我在演讲,不过我认为是褒义的意思,竭尽所力的让孩子听进去,听懂了,听入迷是我的目标。女儿小的时候,我觉得工作很重要,经济状况好就能让孩子有个好环境,有个好学校,有个好成绩。可是现在,我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知道了教育很重要,阅读是先行,家长需要和老师一起努力,只要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我的理想:带孩子就要带好孩子,带好了孩子能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满足,我的事业就是让我的孩子快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