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修炼好自己的“绝活”
文/嘉杰
现在“小沈阳”很火,他的演出人们很爱看,也很有“嚼头”。他火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表演有很多“绝活”。比如模仿张雨生的《大海》、阿杜的《离别》、刘德华的《忘情水》、刘欢的《从头再来》等等,无不惟妙惟肖,无不深深抓住观众的心,从而博得观众的认同和喜爱。同样道理,老师如果也有让学生眼睛一亮的“绝活”,那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也会深深抓住学生的心,成为学生崇拜、喜欢的好老师。
我上初中时,就有一位化学老师,他姓周,虽其貌不扬,却有一手让我们都佩服的绝活:上课从不带课本和教案本,他一上讲台,用目光巡视一周后,随口就说翻到第几页,讲什么什么内容,这里面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考点,哪些是需要了解的,讲完课后布置作业,从不看课本,张口就来——他把全册书都背会了。这常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因为我们佩服他的“绝活”,我们都很乐意上他的化学课,上化学课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作者回忆他的地理老师的,当时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因此,大半的地理课要么改上其它科目,要么大家胡闹一通,教室里常常是乌烟瘴气的,老师们也难管得住。作者上初二时,换了一个地理老师,他是个白胡子老头,讲一口外地方言,听不太懂,学生们昏昏欲睡。突然老师眼朝着他们,用左手反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然后叫他们翻到课本的地球平面图,边说边继续反手在地图上画出赤道、经纬线、南北极,丝毫不差!这一下把全班同学都镇住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也就是从这一节课开始,学生们逐渐开始学习了地理,开始对地理产生了兴趣,老师的一个“绝活”,拯救了一门课程!拯救了一批学生。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理由,除了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授课技艺外,如果教师有一手自己的“绝活”,那么学生就会更佩服你,喜欢你,从而更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这就是“绝活”的魅力。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具备这种“绝活”的教师越来越少了,作为教师基本功的这些“绝活”,还是不要让它失传的好。这些“绝活”是构成一名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这些“绝活”,还奢谈什幺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多媒体也许可以取代部分“绝活”的魅力,甚至比人做得更“绝”,但那只是“机器的魅力”而不是人的魅力。而教育最终还是要靠“人”的“心灵交流”来完成,所以,如果不想让我们的教育的“底色”过于苍白,我们还是需要修炼一种或几种“绝活”的。
教师修炼自己的“绝活”,要下一番硬功的,这就需要对教育有足够的痴情,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自己所教科目负责的态度,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静心修炼好自己的“绝活”,这样在课堂上便会出彩,课堂就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