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讲绘、写绘、改写绘
——见证女儿的“阶梯式”绘本阅读
在女儿初入一年级的阅读动员班会上,第一次认识了绘本,同时也被这个自己眼里的新生事物深深吸引,虽然一本书价格不菲,但还是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购买(并额外购买)了绘本,以配合班级统一进行的新教育“毛虫与蝴蝶”阶梯阅读。如今,这项试验已经进行了一年的时间,我也见证了孩子阅读方式的种种改变。
共读——
也是在那个时候,明白了“共读”和“亲子共读”——在学校,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共读一本经典、共悟一个故事;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享一段温馨的阅读时光。现在回想起最初亲子共读的画面还会觉得温馨依然,绘本里的字虽然及其有限,但图画后面隐藏的内容却是无限精彩,于是,和孩子共读故事的时间又会成为一段充满幻想的旅程,绘本也成了一把启发孩子想象力的金钥匙,所以我们要根据图画中的精彩、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想像。
讲绘——孩子会写的字还不多、还不会用音节写话的时候。
在还没正式开始阅读试验之前的一天中午(大概是07年9月中旬),孩子回来很兴奋地说要完成一项阅读作业,我很奇怪,不知道很害怕写作业的孩子今天为什么会是这种表情。原来,这项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给妈妈讲故事和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图画,怪不得孩子会高兴呢,她平时就喜欢写啊画啊,今天可以好好发挥了!孩子的故事很简单,但讲得很用心,这是一群蚂蚁团结努力吃西瓜的故事,随着一幅名为“蚂蚁的西瓜船”的画的完成,孩子的第一次“讲绘”也结束了,但我还是久久不肯从这种惊奇里走出来,还想听她讲故事,之后的日子,我也确实听到了很多......
写绘——一年级上半期即将结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用字或音节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
07年底,随着《有个性的羊》和《狐狸的神仙》的共读,老师配合学校新教育的步伐对“讲绘”又有了新的要求——“写绘”——画出读过的故事(不能照着原书临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故事的理解。孩子的第一幅“写绘”作品是《有个性的羊》,直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那个阴冷的周日,我和老公一直嫌孩子画得“不美”,从《有个性的羊》到《狐狸的神仙》,擦了“羊”画“狐狸”,看着不养眼,再换过来......最后,我们实在没办法了,随她去吧,画成啥样是啥样,才刚上一年级,她能画多好啊,又不是画家!没了我们的唠叨,孩子静下心来画了一只“公主羊”——满身扎满鲜红的蝴蝶结、长长浓浓的眼睫毛、云朵般蓬松的身体、调皮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美!怎么会这么美!我和老公很吃惊!最后,再配上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文字,第一幅“写绘”作品完成了,但我当时还是对孩子的字体很不满意。当我第二次再看到这幅女儿版的《有个性的羊》时,这幅作品已经“获奖”了,我也因为女儿的“获奖”参加了万方学校的“新教育表彰大会”,可惜的是,那天女儿高烧40°,没能和我一起感受那种幸福。
到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速写本”,我一下子给孩子买了两本,一个16开本,一个8开本,还买了新的彩笔或是油画棒,(*^__^*) 嘻嘻,想看到孩子画出更多好故事一定得舍得投入!看着孩子的“写绘”作业越来越精彩,赶紧在08年3月23日给孩子注册了博客,把她一年级的“读写绘”发到了博客里,没成想,又获奖了,这次可是“阅读天使”哦,还得到了100元的优秀图书!直到现在,一说到自己因为“阅读”在“校信通”获奖,孩子依然会露出天使般的笑容——兴奋!
改写绘——如果说思维还不成熟的一年级写的是“原故事的口语版”,那么步入二年级,写的就是生活,写的就是读过绘本之后生活中的自己,是另一种形式的“课文仿写”、“读后感”。
《短手指弹钢琴》是我在看了其它班的班级贴后引导孩子完成的第一个绘本改写,原绘本是《大脚丫跳芭蕾》,我没想到孩子瞬间想到的故事竟是如此完美,于是在把改写发到博客里后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妈妈的话:这是昨天读过《大脚丫跳芭蕾》之后,孩子联想生活进行的绘本改写,我们想象了生活中很多自身条件不具备、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取得成功的一些可能。这时,孩子想到了“钢琴王子”郎朗,于是就想出了“短手指弹钢琴”的故事,这些内容是瞬间想到的,但妈妈觉得还是挺完整,孩子,你真棒!妈妈又看到了你的进步了,真高兴!
孩子的《我的漫长一夜》是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的改写,这是老师布置的第一个绘本改写作业,老师要求孩子写下第一次和妈妈分床睡觉时的情形。我很在意老师每次布置的“第一次”,在孩子完成后,我看到她除了把当时害怕和不让关门的心里描述得很清楚外,并没有把去年分床时的真实情况写完整,而且还隐约有一些“编写”的味道。于是就和她一起回想《做最好的家长》镇西老师要求晴雁写作文要真实的情景,又帮她回想我们当时讲过的故事、说过的话,最后,孩子添上了自己经历过的真实,完成了这项作业......第二天,孩子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改写得到了表扬,老师在班上表扬了4名同学,其中就有她!但她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因为她认为画得最好的是另一个同学,自己“画得不够精彩”,我便再一次告诉孩子——写比绘更重要!
《我绝对绝对不吃苦瓜、平菇》是老师布置的第二次改写作业,原绘本是《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她不仅“吸取”上次作业“不漂亮”的“教训”,很用心地“设计”着画面,而且也很在意我的劝告,很用心地组织语言,因为写比绘更重要。从孩子认真的态度里,我知道这次作业不用我再多嘴了。果真,这次作业完成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把那个作业变成博文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妈妈的话:今天是孩子第二次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第一次是暑假我们自己在家里读的,孩子完成了类似复述的写绘作业,这次需要完成的则是改写。原本设计“不想吃”的“对象”有三个,苦瓜、平菇和猪血,但因为时间关系,猪血临时被删去了。当孩子把苦瓜说成是“涂了豌豆绿的土豆”、把平菇说成“黄山上仅有的两棵马兰花”,我在心底暗暗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高兴不已。那猪血又会被想象成什么呢?“妈妈,猪血就是夹心面包里的‘夹心’,红豆沙、巧克力!”佩服,佩服。
《我也可以走》是绘本《我也可以飞》的改写,从女儿开始订题目的时候我就觉得“立意”不好、不新,因为“走”太普通了、太简单了、没有多少故事可写,可谁知孩子居然也写得有声有色,而且还画了很漂亮的6幅画!故事把自己放到“会说话、有思想、但不会走路”的情景里,写出了妈妈平时对她的鼓励、爸爸哥哥给她的安慰,还别出心裁地把小妹妹现在正用的学步车搬到了自己的画面里,其实在她学走路的时候我并没有让她用这种工具......“宝贝,画得真美!写得真好!今天怎么画这么多?!”“妈妈,这真么能算多呢?一个真正的绘本顶着我的好几倍呢!这可不算多!”
今后,不知道女儿读绘本还能读出多少新意,总之,我会一直关注下去......
“写绘、改绘”小展示——
蜗牛上路(观心):http://blog.xxt.cn/showBlogIndex.action?blogId=127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