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从亲子共读开始
薛艳萍
亲子共读,让家长和孩子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彼此理解,彼此帮助,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题记
记得一年级刚开始,就给家长提到过亲子共读、共写,一学期以来,我也通过几次家长信,给家长交流沟通共读的效果和收获。好多家长都表现得很优秀,坚持和孩子共读共写共成长。有付出就有收获,现在期末考试到了,孩子的读书成果在考卷上表现出来了。平时爱读书,爱写博的孩子,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阅读和看图写话题,做的最出色。谁说阅读不能提高成绩?谁说阅读与考试无关呢?
时代在变化,新型教育需要有新型的父母。如今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父母的高度重视,那么不管学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朱永新老师说过:没有学生父母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父母与孩子共成长,就要从阅读开始,从亲子共读开始,造就书香家庭。在一本资料上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父母不进步,又怎能指望孩子成龙成凤呢?有的家长也很想让孩子阅读,也花大量资金给孩子买了很多书,整天唠叨让孩子读书,或是对老师说:家里那么多书,他就是不愿意读。一个人生下来本与书不认识,不知道书中的秘密,怀胎十月时也没教育他要热爱读书,一个没有尝到读书甜头的孩子,他怎么会愿意去读书呢?这就需要后期的环境影响。撬动地球得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教育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好的家庭教育,不需要讲话,身教远大于言教嘛。
亲子共读,锻炼孩子说话。今天带着班里的孩子做了一份试卷,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个别学生不会说话。习题是用词语练习说话,如:—越--越——。班里的孩子都说好多这样的句子了:比如,我越来越优秀;我们班越来越棒;我越长越高。可就有两三个孩子一句话也不会说,连自己身上的事也说不成,让她试着说别人说过的话,还得背上几遍,我也是干着急没办法。放学给家长谈起了这件事,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特别会说,放学一进家就说个不停,到学校咋就不会说了呢?其实,在家说话和在学校说话是不一样的,大家可能会笑,说话还有啥一样不一样。孩子平时的说话是随意的,而在学校的说话要求注重表达的方式。如:说话要说完整;语言要连贯;用词要恰当等等,这些东西孩子怎么才能知道,一部分来自生活中跟随别人的学习,更多的需要从书中,阅读中得知。亲子共读正是家长发现孩子是否会说话的望远镜,在共读中发现问题,才能给予纠正。
亲子共读,在故事中教育孩子。家长经常给老师说:“在学校好好的教育他,在家一点都不听话。”孩子不听家长话,何不换一种方式,用故事来教育呢?我们常说,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快乐的听父母讲故事时,父母把故事放在孩子身上,让其换位思考,此时才是最佳的教育时机。在班里,当有的学生把东西让给别人老师表扬时,他们就会说出我们一起诵读的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这些经典故事净化了孩子们的灵魂。
亲子共读,能给孩子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能给孩子一个开阔的智力背景。最好的家庭教育,从亲子共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