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帮我修补了孩子的心理缺陷
我班学生记日记的习惯已经有三年了吧,对,是从接班开始,孩子们就爱上了日记(每周两篇日记、三篇摘录笔记交叉而写),从一开始的不会写,不知怎么写,再到后来的记流水账,再到后来的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再到后来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真的心情,毫无保留的表达,显然孩子们的心理历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由开始的茫然到知所以然,再到后来的坦然接受,最后是爱上了日记。作为孩子们的语文老师,我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感受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我觉得孩子们写得真好,做语文老师真好!
孩子们在日记中也常常写道,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很幸运,在换了几次语文老师之后让我遇到了她。读到这样的文字时,谁还会觉得疲劳和辛苦呢?值得肯定的是,我的辛苦付出,最终换来了孩子们的认可,换来了家长朋友们的感激。
当我现在读着学生所写的一篇篇优秀的作文时,我内心更是感受到了日记的潜在作用,因为记日记,孩子们在日记中学会了积累,学会了选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写作方法,学会了如何去表达……然而今天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日记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帮我修补了孩子们心理上的缺陷。
就先拿最近的一篇学生日记来说吧,班里一个看上去很文静的女孩子,可是却在日记中写道:“妈妈误会了我,我心里气急了,我捶胸顿足,可是这觉得并不解气,我冲到厨房,真想拿刀把自己杀了。最后,我为了解气,我还是去到采血站献了血,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消气。我怎么不死呢?死了就一了百了啦。”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真是感到震惊,天呢,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虐待自己呢?于是我留言道:“老师非常高兴你能记录自己的真实心情,但是这样做是多么不明智呀,先不说养育之恩,她可是给了你生命的妈妈呀,别说误会了你,就是失手打了你,孩子,你觉得能这样去做吗?好好再想一想究竟该怎样做,老师相信你!”紧接着我又马上把孩子叫来,与孩子做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先了解事情的原委,并慢慢开导她,“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她可是生你养你的妈妈呀,这个学期我们刚学完了‘生命’这一单元,也学了《小抄写员》一课,其中的道理你比谁都明白,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待自己、对待你的妈妈呢?老师相信你是一时冲动想不开是吗?有什么误会要学会和妈妈沟通,以后可不许再做这样的啥事了?”孩子不敢拿眼睛正视我,也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天孩子又交上来一篇日记,写到:“老师,非常谢谢您,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做法是多么愚蠢啊!”当再次走进教室看到孩子逐渐绽开的笑脸,我的心头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想,多么悬的一件事啊,多亏了这日记。
上个周还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上真实地记录了爸爸妈妈闹离婚给自己带来的苦恼和伤害。苦恼的是当爸爸妈妈提出要她跟谁时,孩子谁都不想离开,不舍得让妈妈离开,也不愿意留下爸爸;让孩子受到伤害的是父母在吵架的时候常常那她来出气,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的同龄伙伴一家人和睦相处、快乐幸福的时候,孩子心里更难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觉得首要任务是让孩子正确面对爸爸妈妈的事情,在没有能力劝阻的情况下,一定要首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好好读书,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少让爸爸妈妈操心,尤其是现在正处于小升初的阶段,要用心读书呀。其次是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帮助下想办法挽留爸爸妈妈保住这个完整的家庭,他们现在可能正处在头脑发热阶段,兴许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和好了。本来想找孩子的爸爸妈妈谈谈的,但因为最近挺忙,也不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情况究竟如何,这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我想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只是不要伤害孩子太多,为孩子保留一个健康的心理才好!
这两天孩子紧锁的眉头告诉我,孩子一定还在纠结,想必爸爸妈妈的事情还在僵持中吧!为了孩子,希望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定要慎重考虑哦!
还清楚地记得上个学期的一篇日记,班里的一个女孩写到:“我恨我的妈妈,我恨她,她从来就不知道疼我,还有爷爷奶奶……”这是一个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极深,对爸爸呢,也行,因为自回来上学之后一直是爸爸接送,可是对妈妈就不一样了,孩子有着很深的抵触情绪。所以在了解了情况后,我分别找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妈妈谈话,尤其是对孩子,我不仅在日记本上留言、给孩子谈心,还引导孩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和妈妈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了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和妈妈交流。在接下来的孩子的日记里,可以看到孩子在与妈妈的相处中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因为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长大,和妈妈的友好相处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孩子努力和进步,我看到了。当时孩子在一次日记里是这样写给我的:“老师,真是谢谢您,我像您说的那样开始用写信的方法和我妈妈沟通,我反而觉得妈妈有时候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她对我也很好,我不再恨她,只是我还不能像爱爷爷奶奶那样去爱她,我还需要一段时间。老师请您原谅,让您操心了!”孩子的懂事和进步让我感动,于是我留言道:“孩子,你做得很好,你的妈妈会等待你的,老师相信!”
另外,也有两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自从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妹妹之后,他们便不再爱我了。”我想一定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弟弟妹妹的过分关注,让孩子对爱的理解有些错失偏颇,于是我在孩子的日记后落笔道:“孩子,你首先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带来了一个情同手足的人,你身为哥哥(或姐姐)应该更比爸爸妈妈疼爱他们才对,怎么会同他们争风吃醋呢?更何况他们还是那么小的娃娃,在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现在一样甚至比现在还要疼爱你们,因为你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而你作为哥哥(或姐姐)更要努力学习,体贴爸爸妈妈,做他们的好榜样才行。你觉得是这样吗?”
也有孩子在日记里写着在班里和同学之间发生了小矛盾不知道怎么解决,让老师给支招等等。
……
说实话批阅日记,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我乐于如此,更值得庆幸的是在其他班级没能坚持的情况下,我班依然做得很好。孩子们是养成了习惯,我也在习惯中分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日记不只是为孩子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了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是我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当孩子面对严厉的父母有苦说不出时,当被他人深深误解无处诉说时,当有了问题感到迷茫没处找人帮助时……于是,日记变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栖息地,于是便有了我和孩子们之间心灵交换的秘密故事!我不禁再一次感叹,这日记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呀!
【后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增高,与之俱增的孩子的心理年龄也日趋走向成熟,所以不可避免地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审视角度,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冲动、偏激、执拗、不屑或是迷茫……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是刻不容缓,这也是教育上的软肋,不过,我始终坚信,这只是一个过程,如果老师和家长我们用心去温暖,正确去引导,孩子一定会平稳度过这个难关的!对孩子来说,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缺一不可。感谢日记帮了我不少的忙,今天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博友们能从中收获一二,在没造成遗憾之前,学会从心理上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