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章的基础 文章,艺术的升华
最近,总是能够听到班主任老师点评同学们的作文,其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要数:“文章没有层次、中心思想没有把握”了。今天的博文,想要用我积累的微薄作文经验,与大家分享。
语言,文章的基础
作文,是时下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之一了。听妈妈说,高考、中考时的作文占整张语文卷子很大一部分分值,所以,老师、家长、还有我们自己,都将作文看成了一个学习的重要分支。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吃饭,看到大街小巷的民宅灯火通明,好奇心驱使我走进前面去看:“天啊!”我不禁感叹起来。单单一个小区里,作文补习班的招牌、广告不计其数,最少,也要6、7张宣传单。再前进看看,有的民宅中是在看电视,还有的……将民宅索性变成了“补习班”。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些个在补习班中学习的伙伴,很……可怜?听着他们朗朗的‘读作文’声,我又哭笑不得。在我的印象中,作文班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词语,听周围同学说,上作文补习班,一个小时的时间,要有40分钟之久的时间来读作文!
我对作文的感觉,一向是自由的。自己灵感的水龙头一旦打开,收获就是无穷无尽的喜悦、幸福。反之,像那些在作文班中练习的同学,我反倒觉得:他们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可是在作文补习班中,老师的思维就是你必须拥有的思路;老师的题材就是你必须印刻的重点。这样,不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了吗?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说:“每个人都是拥有洞察能力的,如果靠别人的眼睛,来填充你的视野,那么你的目光,终究是短浅的。”这样的话,在书籍中很常见,可是那些每天去上作文班、读作文的同学,你们又是怎样理解这类话的呢?
前文中提到了,我对作文的感觉就是自由。爸爸妈妈不太管我的作文,也不会强压我去上作文班,我喜欢这样。其实作文班,也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可以精炼我们的语句、可以升华我们的知识,但是,我的作文一直都是先用“说”来“列提纲”的。大家有些不懂了吧,让我来告诉你吧:在我的博客中,所有的文章,都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素材,没有定型的时候,我把它们称作“散”文。然后,可以自己将观点说出来,或对别人阐述,也可以说给自己听。别人认可了,自己满意了,这就是我的作文雏形。然后,可以写在电脑中修改。说到修改,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一般,我的文章通过‘说’后,便不会做很大的改动了,发表在博客中,也就只是改一改词汇、改一改错别字……那就让我们一同努力吧!
文章,艺术的升华
我的作文,通过了上述“说”的过程后,自己审核一遍,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150篇文章了。其实,我除了要给文章做轻微调整外,还会大量的阅读其他博友的文章,每每看到大家优美的文笔,就会有给留言、给评论的冲动,但是,我怕自己浅薄的学识把笔者的思想颠覆了,所以有些文章,只是自己看后久久回味,然后赞叹不已,大家可要了解呦!其实,这样看文章,和在作文班读文章,看起来差不多,不过,我的思想就恰恰不同:我认为,在作文班里读作文,倒是不如自己在家自由看作文。我对作文的中心理论就是自由。在作文班读作文,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被人强逼着进食;而依照自己的爱好,读不同的文章,就像是在广袤的大自然中自由驰骋、想‘吃’东西,可以尝试不同的事物,想‘喝’饮品,可以试探不同的涧水。
我记得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欣赏别人的作文,嫁接在自己的文章中,就能取长避短。”在没有开始写博之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仿照”,这个仿照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剽窃,我理解的,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延续自己的语言。然而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嫁接并不是直接的生搬硬套,而是大量引用自己的思想,将其他好句好段框架移栽来自己的文章,请注意,只是框架!给自己一个框架,我们的心中潜在的水平可以发挥到极致呢!
亲爱的博友们,不知道我对作文的见解,和你的见地是否一样呢?作文,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不要仅仅绑住它。让它带着你的思绪飞翔,飞向遥远的地方……像草原上驰骋的骏马、像蓝天中搏击长空的老鹰,我坚信,没有了束缚的牵绊,我们的作文,可以更加可爱、更加动人!
(此篇文章,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