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是
如果沿垂直方向画7的轴对称图形,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脚连着脚,互相走向彼此,准备走在一起生活,共同面对以后的风雨。一种是头抵着头,如两个人躺在青草地上,仰望蓝天,沐浴阳光,说着知心话,畅想着他们的未来。
这两个7如果背靠背,就如了解彼此后,感觉对方不适合自己。于是好言分手,各个找寻自己的另一半去。
如果是汉字“七”,就更好玩。这两个七如果面对面,若中间放一个圆球。那么,这两只小狐的尾巴就会互相逗乐,玩着玩着,两只小狐的尾巴缱绻在一起,幸福无比;如果是七七并列,就如两个人举案齐眉,共同撑起家的温暖、情的浪漫。
再说与七夕有关的牛郎织女故事,它是我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传说之一。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本来吗,牛郎耕地,织女织布两人恩恩爱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谁知好景不长,织女却被王母带上天庭,牛郎披上牛皮带着2个孩子去追。王母一钗划过,从此,侄女牛郎这对可怜的人儿只能隔岸向望,每年七夕才相见一次。难道王母不了解亲子教育的好处吗?孩子在没有妈妈的照顾下可以健康成长吗?
一钗划过,有情人均恨王母!
无独有偶,世间有效法者。父母拆散孩子婚姻的人自古有之。《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现代依然不乏这样的悲剧出现。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父母的干涉而以悲剧告终。
所谓婚姻自主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门当户对观念、钱权等,阻碍了多少对情人间相通的路。
织女与牛郎及孩子们分隔银河两岸。最初,孩子们整天哭着要妈,可怜的牛郎即当爹又当妈,照顾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给孩子们讲关于妈妈的故事。渐渐的,孩子们明白了他们的妈妈就在河对岸望着他们,盼望他们成长呢。于是,孩子把思念转换为动力,变得懂事听话了,期冀自己快些长大,盼望七夕早日到来,可以和妈妈团聚。
尽管银河群星闪烁,却不是织女心中最亮的那一颗。她想牛郎、想孩子。尽管秦观赋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劝解织女。但她仍终日牵肠挂肚,泪眼朦胧,思念成殇。闲来无事的她,重新登上织布机,日夜不停地织布。一匹匹锦缎上绣着老公和孩子的名字,以及千言万语的叮咛和祝愿。把这些锦缎做成一件件衣裳,打包成捆。托付天马日夜兼程,过银河而去。春夏秋冬的衣服就这样从织女边源源不断地运到对岸。一年年过去了,天马从小跑到老。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成语:“小马过河”、“天马行空”、“老马识途”等成语。呵呵呵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分隔两地的人们都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利用微信、微博、视频聊天等互通消息,传达思念,想必牛郎织女也应会使用这些高科技。人类早已登上太空,牛郎织女使用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更胜一筹吧!两个孩子的学习更是不成问题,现在不是有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吗!
生米早已煮成熟饭,牛郎织女的孩子都长大了。或许,王母早已想通,承认了牛郎织女千万年坚如磐石的感情,不再限制他们之间的来来往往。民间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牛郎织女七夕见一天,不就相当于地上一年了吗?照此说法,他们岂不是天天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