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儿时的端午节作文

2018-03-05 
这两年,国家把端午节真的当成节日,开始因端午节放假一天。一说起端午节,就想起屈原。一个国家因一个人而专门
 

       儿时的端午节作文

   

 

    这两年,国家把端午节真的当成节日,开始因端午节放假一天。
   一说起端午节,就想起屈原。一个国家因一个人而专门设定一个节日,这是很少见的。就连韩国也来争这节日,难不成要把屈原请去韩国?看到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被邻国申请文化遗产,我们很窝火,很气愤。反过来想,自己对端午节重视不够,被邻国抢了去,并在其土地上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也应感到“欣慰”。

    我所记得的端午节并不吃粽子。而是每到端午那天,母亲就早早起床,从园子里拔出七个或更多伤力草尖洗净,放进锅里。水开后,打上数个鸡蛋或者整个地煮。鸡蛋熟了,家里所有成员每人几个。大人多吃几个,一般是单数五个或七个,小孩是一个或三个。爱吃的就多几个,不爱吃的就少几个,但不许不吃,而且要在太阳升起前吃。我总是感觉纳闷而又奇怪:为什么要掐七个伤心草尖或者十四个等,卖伤力草的也是七个一把,吃鸡蛋也是单数。是我们这里的风俗,还是另有说法。我只知道伤力草和鸡蛋可以补充营养,吃了干活有劲。

  虽然家里养了十多只鸡,但除了爷爷奶奶每天可以吃一两个鸡蛋,我们姐弟几个就是在生日时,母亲会给我们煮两个红鸡蛋。平时很少吃鸡蛋。可在端午这一天,你吃几个鸡蛋,母亲都舍得。 
 
  这是为什么呢?
    那时,乡下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也不吃粽子。只是端午节在收麦前后或者正巧收麦子。那时收麦子、种秋季作物要20多天时间,割麦,架子车拉麦,在场里用牛拉石衮压麦子,男人们用木掀“扬场”(就是把麦子和麦皮分开),继而把碾碎的麦秸堆起来 ,垛成蘑菇形状。这时节,全家齐上阵,妇女们割麦,男人们拉麦,小孩儿搂麦子、捡麦子、拾麦茬。每天天不亮,人们就去地里割麦,直到日晚霞满天甚至更晚,才收拾完一天的农活,回家休息。这一系列农活要消耗很多很多体力,各家长辈担心家人特别是青壮年劳力累伤了身体,就在端午这一天用“伤力草打鸡蛋”,让一家老小吃个饱。(伤心草是一种药材,和鸡蛋一起吃,可以滋补身体。)
 
    现在,村里人享福了。麦收用收割机,种秋用播种机,两天时间即可完事。剩下的麦秸也不要,不用每天喂牲口。退去男耕女织时代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子,村子里冷清多了。

       记忆中,乡里乡亲包粽子是在中秋节。小时候没见过大米,更没见过糯米。我们包粽子用的是小米。把谷子去皮后,粒粒小米黄橙橙的,放在水里淘净,洗净苇叶和红枣。先把苇叶在锅里煮一下,使之柔软,利于包裹。从最宽处围成一个角,放上少许小米和三个红枣,包成三角形状,用细线或麻绳缠几圈,捆扎系好,放在窝里煮上20分钟即可食用。我们不仅自己吃,还会把粽子分给邻居品尝,走亲穿友捎带几个粽子,也是与亲人分享一份喜悦,送去一份祝福。

      那时,感觉包粽子需要技巧,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自家地里产的小米,自家树上结的大红枣包裹在从村头河边摘来的苇叶里 。包粽子的奶奶和母亲脸上挂着笑,很认真、很熟练地包裹着。扁扁的苇叶有了小米,充实丰满鲜活起来;一团团小米穿上绿色外衣立刻灵动起来。绿绿的叶子扎上白色或红色的细绳,简直就是艺术品。我也忍不住要学,母亲很认真地教我一些要领,把两片苇叶放在一起,稍微重叠一些,围成的近似漏斗形状,下面不能留有缝隙。围成后不能过大或过小,放馅要适量,包好的粽子不能少馅,也不能让馅露出来。看到一个个粽子下锅,到锅盖上出现缕缕轻烟,姐弟几个一直守候着,闻到锅里散发出的粽香,我们都知道粽子该熟了,迫不及待要母亲打开锅盖。母亲说:“再捂捂,再捂捂,心急吃不上热粽子!”只等锅盖上烟消云散,“可以出锅了!”弟弟欢快地喊。打开锅盖,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整个厨房、整个院落弥散着粽子的香味,还有一家人的欢笑。
   我们吃到的小米粽子没有现在市面上卖的糯米粽子有粘度,也没现在的种类繁多。但那时吃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有秋收喜悦和浓浓亲情。
 
  儿时的端午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儿时的欢乐和幸福却日久弥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