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是七月初一,也到了立秋节气。立秋,标志着夏走,秋来。然,秋后加一暑,还有个末暑呢。在此其间,夏不会甘心乖乖退下,秋也就不能顺利强登场。于是,高温酷热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这里有俗话说:“秋后,奥热18天。”也有俗语说:“从立秋开始,夜寒白天热。”这是老百姓从夏秋交替之际的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无论怎么说,秋来了,离凉爽就不远了。
夏的威力再凶再猛,也终将渐渐消退,秋老虎也会缓缓而来。这是自然法则,哪个季节都无法总占据岁月的景。因此,存在的三个月中尽力彰显自己,肆意挥洒!
这会不会如人的一生。夏比作青壮年,正是人事业日日攀升的阶段,如果不紧紧抓住时光的影儿,多思考、多做事。不然,到了人生的秋,后悔已经晚矣!
早5点半,一向早起的我今天也不例外,带着相机和一本书,骑车出门。
习惯性地来到桥上,俯瞰桥下的荷。这条人工河别的水里没有荷,唯独这桥下。每到春末夏初,总会有片片荷叶欣然出水,绿色圆圆。盛夏之时,荷叶田田、荷花朵朵,生机盎然。
忆起前年夏天,荷遭到灭顶之灾,一场冰雹对着抖擞着精神的荷狠狠都砸下来,伤得荷叶千疮百孔,茎杆纷纷断掉,惨不忍睹。我想着这些坏了,这片荷一定死掉,不会再有了。哪谁知,过了不久,就在伤痛累累的荷叶间,竟然生发出新的荷叶来,那样的翠绿,那样的可爱。虽然上了多数荷叶的元气,但水下的荷趁此又迸发力量和生机来,桥下依然欣欣向荣了。
这一年的荷绽放过,灿烂过,而此时,恰逢立秋。荷叶绿中带着沧桑,荷花少了,却依然朝开夜封。这些可爱的花儿是早起接受朝露,午后渐渐合拢,积聚力量。它们会意识到秋来,一生快走到终点了吗?它们比人更懂得自己的生长规律。你看,片片荷叶间,花瓣退落,莲蓬正在孕育链子呢。集市上不是已经有卖莲蓬的吗?
看到那残荷败枝,人届不惑的我,心中黯然腾起一股悲秋的情绪。
荷叶年年绿,荷花年年开。谁来观赏,我!静听花语也!

观赏过、聆听过荷的我,会穿过马路来到公园,看绿树青草,看湖里游鱼。然后,坐在长椅上读书。最近读的书是儿子在网上为我买的《诗境与诗心》。这本书从诗歌的内涵、特征、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还原诗歌的自然趣味,分析诗歌的美。今天读的是中篇关于诗歌的含蓄性。其中说皇甫松的《梦江南》堪称清新隽永之作: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词记梦中境界,描绘江南水乡动人图景。从视觉到听觉,从绘色(黄梅、红蕉)到摹声(笛声、人语、夜雨潇潇),虚实结合,构思精巧。词人把思乡缱绻之情倾注在画面之中。王国维曾高度称赞它:“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之上也。”
反复品嚼词的味道,我把书放在长椅上,陷入了沉思。就在此时,一个小家伙悄无声息地爬上我洁白的书页,任意妄为地爬行。我为它大胆举动而惊喜:你也喜欢读书吗?你也爱好诗词吗?它不回答我,一意孤行地向前爬着。很快爬到书的边缘。就在它即将逃走之际,我把它拿回来放在书上。起先,它受惊了,不敢动弹。旋即,它反映过来,继续爬行。我不知道它的目标在哪里,在追寻什么?就在这时,我拿出相机拍下它和诗词的合影。然后,让它带着书香的味道爬行。一会儿,这小家伙就爬过书本,重新爬过木质长椅,溜走了。
在此之前,它不知道会遇见我,无意间爬上我的书页,闯进我的视线,烙在我的镜头里。我也没想到会在这晨读的瞬间看到它小巧的倩影。然,就在这预料之外,它带给我的是惊喜和惬意,为我的今晨增添些许轻松和乐趣。
人生旅途,还会有多少这样预料之外的遇见呢!